吕津
天津市河西区珠江园林管理所 天津市300000
摘要:海绵城市也可以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是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对城市洪水以及内涝等问题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随着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的加快,海绵城市理论逐渐被应用在城市园林设计当中,对于进一步提升所在城市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对于城市空气净化、生态环境改善、降低径流污染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园林;海绵城市;运用
引言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对各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扰。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进行应用,在绿化的基础上,增强雨水的渗透性和存储能力,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同时还可能实现地表水的循环利用,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因此在当前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各地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城市内涝带来的安全问题。
1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基于海绵城市原则的城市公园项目主要旨在减轻城市排洪压力,减少排水污染,促进雨水的最大利用和扩大城市景观。因此,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项目注重生态优先事项,将自然程序与人工程序结合起来,减少了生态水资源危机并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中国的水资源相对稀缺,同时,他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和频繁的洪水的困境,导致大面积水生环境的丧失。为了克服这种系统的,普遍存在的水综合症,必须将海绵城市的建筑物纳入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养护模式的概念,它们是系统的和全面的。因此,海绵城市理论主要是基于中国水特征和水问题的结合。加强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景观工程中的应用,偏离传统的水适应价值,以景观为载体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论的规模,是通过更好地利用多层施工方法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生态问题综合解决的基础。
2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原则
2.1整体规划原则
就海绵城市的理念来看,其所注重的是从整体上提升园林的效果,将工程项目的作用彻底的施展出来。为了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在促进园林良好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需要针对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整个城市的气候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控,从而为园林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2.2严格遵照生态化建设原则
海绵城市最主要的理念之一就是生态化建设理念,此理念非常符合现今时代发展需要,所以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在城市建设中得到有效推广。在城市园林设计中需要综合分析城市整体的河流、湖泊情况,同时也要查明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情况,将园林设计和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有效结合,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城市排水系统的功能,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湖泊河流的自我修复能力,充分发挥雨水循环作用。
2.3遵循相应的引导原则
在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时,需要将与城市内水系相结合作为核心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改进和优化水系,实现对城市径流的科学管控,实现雨水的自然循环利用。在实际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内容,因此需要提前制定具体的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并明确具体的建设责任,做好建设责任落实工作,确保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得以全面推广。
3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典型应用
3.1在园林设计道路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要求相关人员对园林设计进行规划和分析,使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发挥水土保持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保证园林的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和休闲需求。植物具有空气调节,输送氧气的功能,因此城市道路和园林道路的规划,应将园区分割成区域块,避免在植物分布较多的区域设计道路,减少道路施工对原有植物的破坏,在道路施工的过程选取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小,并且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例如园区道路人行道可铺设草皮石板,以加大绿化面积,同时也可以利用草皮砖、嵌草路面、透水混凝土对园林路面进行改造,以加强园林道路的透水性,减少降水在地面的滞留。其中,透水混凝土在园林设计规划中的运用较为常见,降水后,多余的雨水在路面堆积,通过在透水混凝土地面下埋设输水管道,将降水储存起来,并且透水路面还有净化降水的作用,减少城市垃圾管道对水造成的影响。
3.2城市园林雨水收集、储存系统设计
应用海绵城市理论进行城市园林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于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在进行雨水收集系统设计时,一要充分分析园林绿地的坡度,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坡度效应进行道路渗滤沟的建设,对于没有实施地面铺装的水泥地面来说,需要相隔20m进行道路渗滤沟的建设,这样能够有效进行雨水收集;二要加强园林的渗透性铺装,可以先进行砂砾垫层的铺设,并按照主路和辅路的区别分别在其上部铺设砖层或者石子,以进一步提升地面的渗水性以及稳定性,此种设计不但可以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同时也和自然生态环境联系得更加紧密;三要根据城市园林的地势情况设置生态水渠,要分别在地面和地下建立明渠和暗渠,其中地面上可以通过透水土工布以及砂砾石子铺设明渠,地面下可以设置排水沟作为暗渠,这样能够很好地完成引流和渗透吸储的功能;四要按照园林的地形设计合适的雨水缓坡,这样雨水在缓坡流动时能够逐渐渗透,同时可以在下坡位置设置储水池,将缓坡没有吸收的雨水收集起来。五要按照城市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多种体系(例如人工湖、湿地、储水池等)相融合的雨水储存系统。人工湖和湿地是最为常见的雨水储存系统,其设计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并且注意控制其水位,确保其能够实现自我净化,同时具有足够的储水量。
3.3增加园林景观中透水性铺装材料的使用
目前,硬化铺面层的材料通常用于城市建设,尤其是砖、石头的材料和混凝土。并且这些材料的透水性很弱。与此同时,由于地下水位的硬化程度相比较来说都比较高,雨水无法渗入地下水系统,水资源的压力流失也在增加。为了减少城市园林的内部洪涝风险,在设计城市园林时应增加使用可透水性的铺张材料。目前,主要的渗透性铺装的材料主要分为四种:透水性的混凝土材料较适用于道路;自然型的透水材料和透水性新材料这两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绿地型;陶瓷类的透水砖适用在的一些广场和人行横道,选择适合各个地方渗透性铺张材料可以对地区内的灾难进行有效的减少。
3.4城市园林的雨水净化系统设计
城市园林对于雨水的净化可以利用土壤以及植物所具有的净化功能来进行,可以通过植物的富集作用吸收水中的杂质以及有害物质,以实现对雨水的净化。另外,可以在园林中配置合适的干湿性水生植物或者陆生植物,确保园林能够进行自身的循环净化,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净化。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运用在园林设计之中,充分的现实出了国家对生态系统建设工作的关注。这也是国家城市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并且在推动社会稳步发展方面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郑苗苗.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117-118.
[2]王庆银,孙杰.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252.
[3]袁峻,戴卫.浅谈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86-87.
[4]林鹏飞.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建筑,2019,26(11):75-76.
[5]李斐.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