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楠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的增加,更加看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而钻孔灌注桩技术作为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施工单位重点关注其在施工中的应用,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分析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优势,并结合现阶段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从而有效提高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方法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和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筑单位不断优化创新施工技术,才能达到建筑工程施工标准,进而解决以往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优势
(一)渗透性能好
通过分析现阶段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情况可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渗透性能较为良好,能够将桩基与所要施工的土壤层次进行结合,以此来提高建筑施工地基的固定性。对于施工中注浆操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压力增加,由于存在着加压情况,会间接增加地基的牢固性,避免后期建筑工程中出现地基塌陷等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1】
(二)地基稳定性强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区域不同,因此所处的土壤情况具有不同的形式,会影响施工质量。而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有效增强地基稳定性,通过合理利用渗透、劈裂和压实等作用,能够适应不同施工区域土壤情况且都能够提高地基稳定性,进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2】
(三)施工成本低
对于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其不仅能够增强建筑工程地基稳定性,还能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进行优化地形条件。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复杂性强,因此需要应用数量较多的机械设备,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形因素会影响设备运行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效率,增加施工成本。而将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机械设备使用频率且缩短施工周期,对比于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可知其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
二、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孔壁出现坍塌
通过分析以往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可知在实际施工过程职工,孔壁坍塌是发生频率次数最多的应用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此类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施工事故。对于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情况分析,可知原因主要是由于建筑材料比例不协调所造成的施工材料质量下降,且施工环境为松软土质时,极其容易出现孔壁坍塌问题。针对于此,施工人员需要在严格控制钻孔速度的基础上,做好施工土质强化工作,以此来解决孔壁坍塌问题,进而提高施工质量。【2】
(二)钢筋笼上浮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钢筋笼上浮是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另一大问题,对于此类问题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调整坍塌度。一般情况下,当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孔壁内部混凝土流动性处于预设值时,应当适当提高坍塌度来降低钢筋笼摩擦力,降低出现钢筋笼上浮概率。二是不能将导管埋到深处。通过结合以往施工情况,可知将导管埋放深度为2-2.5m处具有最佳应用效果。
【1】
三、改进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问题的方法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因此在施工前期需要施工人员全面勘察施工现场情况,并且做好勘察记录,便于后期制定合理性施工计划。在勘察过程中还需要根据设计规范来完成测量导线距离、控制布设网点等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工程人员必须要全面掌握其中存在的信息,并将其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结合勘察数据来制定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方案。在制定完施工方案后,还需要合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其进行构造建筑模型来模拟施工进程,发现应用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预防和解决措施,确保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方案的合理性。【2】
(二)合理配置泥浆
在传统建筑施工时,主要是将清水与混凝土进行混合,并没有严格按照配比比例进行操作,导致混凝土质量达不到施工标准,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增加施工成本。针对于此,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泥浆配置方案进行配比清水与混凝土,以此来提高水泥材料质量,避免后期对施工区域进行维护。对比于以往传统建筑施工情况,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合理配置泥浆进而提高地基稳定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所加入的清水量应当超过水泥量,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达到施工标准,进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3】
(三)预防导管滴漏
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时,往往会出现管道内部堵塞问题,影响整体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导管滴露是造成管道堵塞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期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时,需要做好预防导管滴露措施。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先全面检查钻孔灌注桩技术所使用的零件,保证零件质量达到应用标准,如果某个零件存在着质量问题,需要及时反馈给监督管理部门,并将其更换为质量达标的施工零件。在安装钻孔时,还应当保证连接口的稳定性,在施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在连接口进行缠绕麻丝,以此来提高接口处的密封性,避免出现导管滴露问题。除此之外,在测量混凝土表面厚度时,还需要实时记录测量数据,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将其作为钻孔灌注桩操作数据依据。【2】
(四)提高注浆质量
为了有效提高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效果,施工人员需要提升注浆的整体质量,必须要严格按照注浆配比进行操作,保证原液质量,进而提高注浆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缩短施工周期能降低原液配比比例,并且还降低灌浆时间,导致原液与空气之间发生反应,使得部分浆液出现固化情况,影响后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针对于此,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原液配比比例,并且要严格控制注浆时间,进而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保证其强度达到施工标准。当其成型之后,要在半个小时内完成钻孔操作,保障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达到最佳效果。【3】
(五)提高封浆质量
在完成灌桩柱制作后,还需要做好封浆工作,才能保证灌注桩质量达到施工标准。施工人员在开展封浆工作,应当重视封浆时间,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混凝土实际情况来进行增加添加剂,以此来提高混凝土质量。当混凝土制作结束后,要根据钻孔灌注桩技术来进行桩体筑模操作,使灌注桩具有较强的支体强度,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除此之外,在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清理孔洞和钢筋笼吊放等工作,从而有效提高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1】
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时,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合理配置泥浆、预防导管滴漏、提高注浆质量和提高封浆质量等工作,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雁普,张盛辉,杨鹏,王彦杰.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0):52.
[2]余勇.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浅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3):72-73.
[3]刘东芳,李振凯.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6(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