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庆丰
身份证号:37012319910509****
摘 要:
本文在宏观上叙述如何搞好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然后提出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微观角度讲述对建筑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前半部分就搞好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先叙述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为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应做好的工作、发生生产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对策。最后完善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出观点,施工前准备工作及有效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 施工现场 施工质量管理 管理措施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也随之发展迅速。每项建筑工程都是经过决策、设计、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形成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对工程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其中现场施工阶段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过程,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如何搞好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实现施工质量生产所面临的难度很大,因为其施工项目施工质量生产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
一、承接项目必须考虑自身实力,项目负责人必须真正重视施工质量工作
? 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市场是卖方市场,建设单位说了算,承包价格、建设工期基本由建设单位定。施工单位为了揽到工程往往委屈求全,一旦中标,则容易发生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承包价格偏低,用于施工质量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则省;二是施工工期太短,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抢进度无法顾及施工质量,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因此施工企业在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承接项目必须考虑企业自身承受能力,确保施工质量管理费用的投入。否则,一旦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导致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对企业来说可谓得不偿失。然而在建设工程造价与工期都合理的情况下,有部分项目负责人盲目追求生产经济利益,对施工质量人员的配备、施工质量设施的投入不够重视,对施工质量管理存在侥幸心理,不肯做必要的投入。如此一来,施工质量管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根据自身实力承揽工程项目,项目负责人真正重视施工质量生产工作,这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两个重要条件,如果不能满足,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就无从谈起。
二、建立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施工质量管理人员
? 项目部必须根据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质量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施工质量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来配备专职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而所配备的专职施工质量人员应基本具备以下三点要求:一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施工质量管理技能。二是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责任心强。严谨的工作作风就是要“勤快和细致”。三是要有服务的心态和谦虚态度。服务的心态和谦虚的态度是指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要和现场工作人员处理好关系,乐于接受建议和批评,能让作业人员体会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他们自己。
三、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
? 施工质量生产责任制是搞好施工质量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是施工质量生产管理核心和中心环节。简单说施工质量生产责任制就是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为了真正落实好施工质量生产责任制,对各级各类人员及部门在施工质量工作中的责、权、利必须明确界定,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并按要求追究相关责任。
同时项目部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各项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便做到施工质量管理有理有据,尽量避免出现“个人意志化”管理。
四、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项目施工质量员配置不够,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日常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项目为了节约资金,个别领导对施工质量工作不够重视,造成施工质量员缺乏,根据相关规定项目需要3人的只配备2人,要求配备2人的只配备1人,有的项目还没竣工就把施工质量员调离了,给施工质量工作带来了隐患。或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在施工质量检查时到岗,检查结束后施工质量员也离开了。还有些项目施工质量员经验不足、技术不精、工作力度不够,导致畏难心理,再加上目前项目施工中人员流动性大,造成了施工质量管理散漫、施工质量隐患检查不到位、施工质量工作被动的局面。
五、当前施工现场存在的其他问题
1、施工现场工人的施工质量生产意识淡薄。
首先是思想上不重视,存在着一些施工质量隐患。众所诸知,目前施工企业雇用的劳务工基本上都是一些没有组织的散工,而且多是刚参加工作的农民工,他们施工质量意识差,缺乏基本的施工质量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
2、岗前系统的施工质量培训教育不够。
时间短,效果差。岗前施工质量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即使有也多是流于形式,工人的施工质量生产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民工的流动性大,往往一个民工同时在几个工地干活,没有相对的稳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3、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
施工质量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物的不施工质量因素在减少,但人的不施工质量行为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控。工地上虽都配备了一定比例的专职施工质量员,但有的施工质量员责任心不强,没有真正履行职责起到巡查纠错的作用。
(二)建筑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一、施工质量资料改进措施
1、由公司组织实施,增加对现场施工质量员每年不少于2次的施工质量资料培训学习,让施工质量员有交流学习的机会;
2、把施工质量资料培训制成光盘,施工质量员每人一张,利用业余时间学习。
3、在适当的时机可分批次安排施工质量员去做得好的项目观摩学习。
4、在每年公司举办的施工质量知识竞赛试卷中,增加施工质量资料考核内容。
做得完善、详实的施工质量资料,给人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不去现场就能了解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状况。真实的施工质量资料,能在源头上控制施工质量隐患,这才是成功、规范的施工质量资料。
二、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对每道工序要严格执行班组初检,并填写好初检记录,由专职质检员复检,最后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终检的“三检制”。初检记录必须齐全、准确,无初检记录或初检记录不全的单元工程不得进行复检。对隐蔽工程和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加强管理,严格检查,及时报现场监理验收。质检仪器、工具定期进行校核、审定和鉴定,防止非人为因素出现造成的质量问题。同时自觉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和监理单位的抽查,决不放过任何一处质量隐患,确保工程质量。
结 语
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制定企业自己的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科学管理,制度化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周义、张菊 浅析建筑施工现场进度与质量[j] 科技风;2010年10期
[2] 韩乃刚 浅析建筑施工现场进度与质量[j] 建筑设计管理;2010年09期
[3] 黄正东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效益之我见[j] 四川建材;2011年02期
[4] 廖明新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论述[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年02期
[5] 吴庆洲 建筑安全技术[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