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监督与激励机制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6期   作者:孟飞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各种各样的现代
        孟飞
        黄石市消防救援支队黄石港大队       435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安全是建筑工程的核心生命。在建筑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影直接决定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建筑企业要想实现长期发展必须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的监督与激励机制。在建筑施工作业中,学习使用最为先进的施工技术,增强建筑安全性,将使用者的生民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监督与激励机制能有效实现预防火灾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与监督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若干解决措施,力求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增添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激励机制;建筑行业
        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包括施工水平、使用性能、消防安全等多个方面。因此,要想完成设计要求达到理想的质量与安全水平,各建筑单位就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消防技术越来越先进,原有的建筑消防管理模式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为人们打造理想的宜居环境。
        
一、消防安全管理与监督的发展状况
        在建筑工程中,消防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合理的管理与监督制度能大幅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消防安全是考核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标准,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能达到预防火灾发生的目的,维护施工人员和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此外,火灾以及消防能力的提升还能充分发挥建筑的各项功能,展现实用性,帮助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着眼于实际状况,各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模式不完善的情况时有发生。个别建筑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为压缩工期常常忽视安全保障工作,特别是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种种问题的出现表明我国相关管理监督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建立执行消防安全管理与监督制度,不仅能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还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可以火灾蔓延,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社会发展带动消防安全技术提升,相关部门给建筑消防安全制定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各建筑单位应持续改革消防管理与监督制度,为建筑的安全保驾护航。
        ?
二、消防安全管理的特点
        作为建筑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保障,消防制度制定者是制度内容合理性和执行情况的直接责任人。科学、完善的消防管理体系有利于相关制度的落实。当前,建筑类型多种多样,消防管理的客体更是千差万别,既可以是员工、住户,也可以是信息资料和物资资源。消防救援部门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制定发布各项管理条例、法律法规的机构。因此,各建筑企业在制定本单位建筑消防管理内容时应充分学习国家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保证消防管理制度的合法性。消防管理制度的制定受各种变动因素影响,如行业发展多元化促使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频繁更新,要想保证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不同种类的建筑都具有适用性,政府主管部门应通过监管手段提升消防设施的健全性,帮助达成预期管理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消防管理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不然而喻。

它能有效提升建筑消防环境的安全,帮助建筑行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由此可见,科学的建筑消防管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开展大有助益。  

三、存在问题
1、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消防救援机构虽按照行业发展规模建立了部分管理制度,但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体系,监督、制约机制的合理性还有待考量,执行和落实情况更是无法衡量。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监察执法力度不够,处罚过于宽松,权力集中化给暗箱操作提供了漏洞,增大其危害性。执法人员和消防救援机构以权谋私的现象层出不穷,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使得建筑消防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2、激励机制不完善?
通过以往的管理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单一被动的监督处罚给行政制度改革造成了阻碍。要想提升管理效果,消防救援机构不仅需要借助惩戒制度约束内部违纪现象,还应借助激励措施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意愿,保持好惩戒和激励间的平衡。在任何工作中,人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人的积极性是达成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要想提升人的积极性,就需要有效的激励。激励在管理活动中作用显著。当前,我国的建筑消防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缺少有效的考核评价、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无法激发消防救援机构和执法人员的工作热情。?

四、建议措施?
1、体现监督制约职能?
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消防安全管理组织调整、约束自我,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行政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要想不被外界因素干扰、实现自我调节稳中求进就要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反馈机制。科学的机构改革是提升消防救援机构执法能力的关键。例如,省市级消防救援机构应建立单独的法制部门,由总工程师对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公众聚集场所主动承诺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要求,如需要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申报单位,按要求进行上报,再由相关部门领导按程序对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进行审核,保障消防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法律文书的准确性。?
完善的行政制约机制必须程序清晰,具体应包括调查、决定与宣告三部分,每部分都要有相应的程序保证制约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存在行政部门权利过大、行政主体缺少约束等问题,为保障监察对象的合法权益,建筑消防管理体制改革应将约束行行政主体的违纪违法行为作为关键。?
2、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
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激励方式能实现不同的激励效果,常见的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竞争激励等。物质激励是按照人们的生活需要进行奖励,更符合人们的预期,是主动力量。消防救援机构作为代表政府的执法部门,对精神激励更为迫切,适当的思想教育,能给人带来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同时满足,与物资激励交替进行作用更加明显。竞争激励是通过设计竞争方案给工作人员造成竞争压力,这种压力的承受者是被动的。公平合理的竞争是有效的推动力,反之则会起到消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很众多,其中监督与激励机制是核心要素。高质量的消防安全管理能有效提升整体建筑的安全性能,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此外,科学制定的管理制度还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合理的激励与鼓励措施是达成消防机构的要求助推器,能使居住环境更为安全。

参考文献
[1]郭玉凤,李广青,周军祥.城市综合体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2):158—160.
[2]韩跃武,胡肖亮.朱钰权.建筑工程消防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0):137—139.
[3]罗璋香,周涛.当前现代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相关研究和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19,5(08):126—129.
[4]张荣航.钟振煌.如何做好企业建筑工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9):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