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6期   作者:张骞
[导读]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和市政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对提高人们的物质
        张骞
        身份证号码:37088219850415****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和市政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对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由此人们不断提高建筑的要求,在建筑主体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促使高层建筑工程逐渐提升成为人们热议的问题。依据真实的进展情况,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部分的正确性和标准性,确保施工项目的进程和质量紧跟步伐,就必须使建筑主体框架设计的准确得当。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现阶段如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是施工企业单位都在思考的重要问题。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现代建筑高层建筑类型越来越多,建筑主体结构属于重要的建筑支撑部分,在施工中具有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的特点,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施工事故,因此加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很有现实意义。
        1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简介
        在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施工时,最为常用的两个主体结构是混凝土结构和模板结构,因此工程人员需要重点关注这两种结构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特点。在以往的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缺陷,导致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不能够达到安全要求,建筑物的稳定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最终导致建筑物不能够正常投入使用。建筑物施工所出现的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不能够达到安全性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的步骤出现差错或者前期的准备工作存在问题等,这些对于建筑物主体结构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当要做好相应的施工管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特点。
        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在进行施工时难度较大,操作步骤较多,因此有其相应的施工特点。首先,施工所需工期较长,工程量相对较多。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最为建筑物最为主要的部分,在进行施工时,占据着最多的工程量,同时施工所需时间也相应增多。建筑物主体结构对于建筑物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合理安排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工期,确保建筑物主体结构达到安全性要求。其次,建筑物主体结构在进行施工时危险系数较高。现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进行施工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高空作业等特种作业,同时会大量使用塔吊等高层设备,因此相对于其他一些工程,主体结构在进行施工时危险系数会更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相应设备平稳安全的运行,并要求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工具,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排除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过程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3.1钢筋加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钢筋材料的加工和运输,如果钢筋材料验收和送检工作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则禁止进行材料加工。如果在施工并没有任何不合格产品的出现,需要经过业主和监理人员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进场,按照材料的不同分类保存堆放,钢筋材料的保存保护措施药品落实到位,避免由于钢筋存储不当的问题影响材料质量。钢筋加工的形状和大小,需要满足工程设计规范要求。首先钢筋的表面不能出现任何损坏、油污等情况。加工完成之后得到的建筑产品,要按照施工要求分为不同的种类和规格进行摆放,不能在施工现场乱堆乱放。钢筋的捆扎和安装使用道具要提前准备好,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工作人员要熟练的掌握钢筋安全施工技术和操作流程,才能够为施工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3.2主体结构设计技术
        在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进行设计时,首先,应当要对建筑物的高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建筑物不能一味的寻求高度,合理控制建筑的高度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还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要对嵌固端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当前建筑物一般会建设地下室和人防等,在设计嵌固端位置时,通常选择在地下室或人防的顶板上,若嵌固端的位置不合理,很容易导致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必须要重视嵌固端的选择,严格遵守嵌固端设计的技术要求,合理设计嵌固端的刚度,保证嵌固端上下层有着相同的技术标准。再者,要对平面和竖向布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对平面进行设计时要避免扭矩的影响,在对竖向布置进行设计时要使建筑物规范合理。
        3.3模板建造技术分析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的选型决定了模板工程的建设质量,针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砼垫层浇筑地基土层上的梁,不需要支模板的底部。柱模板在施工过程中选择组合式钢模板,柱的界面尺寸对于模板的施工位置也会产生较大影响。竹木模板则主要是适用于砼结构柱施工中,提前在加工区域预制好施工构建,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覆膜竹胶板主要是使用在两端和框架柱相连的梁以及顶板模板施工当中,覆膜竹胶板表面没有那么粗燥,硬度也可以,具有成型好、质量好的施工有点。主龙骨施工采用了木枋,支撑则主要是使用钢管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砼的强度跟工程设计强度一半相同时,才能够拆除模板,剩余养护支撑,知道砼强度符合设计强度标准要求之后才能够全部拆除。这样施工能够有效利用模板和架料的支撑作用。
        3.4框架柱浇筑
        在进行框架柱浇筑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分段浇注的办法进行。在浇筑时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浇筑的高度一般控制在2米以内。第一次浇筑完成后要等到混凝土沉积和收缩完成在进行第二次浇筑。同时,混凝土的浇筑必须结合振捣,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的强度以及硬度。浇筑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在底部填充水泥砂浆。浇筑使用的材料对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很直接的影响,施工前必须合理的做好坍落度实验。
        3.5砌体项目施工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选择建筑材料,只有确保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并经过试验合格之后,才能够投入到建设施工中去[7]。砖块要提前48小时进行湿润,避免砖过于干燥需要一遍浇水一边砌筑的情况出现。在砖砌体施工过程中要上下错峰内外搭砌。在砌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提前进行试摆施工,尤其是多孔砖的孔洞和受压面呈现出90度直角,只有提前进行试摆才能够了解施工问题。气体水平灰缝砂浆空瘪程度不能超过百分之二十。竖缝砌筑不能过度刮浆还需要配合进行加浆填灌的方式。门窗洞口的预埋木砖和铁件预制砼不能跟多孔砖的大小尺寸出现差异。砌筑项目施工质量,对于主体结构的工程建设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针对砌体项目实施动态控制,提升砌体工程建设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点,尤其是混凝土施工和钢筋施工环节都有较多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式,因此需要针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开展动态质量控制工作,熟练的掌握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各个施工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提升技术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彭恒杰.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4):31-32.
[2]王凤远.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J].居舍,2020(12):52+55.
[3]姜冰.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71+173.
[4]胡义伟.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大众标准化,2020(06):29+32.
[5]衷振兴,赵志强,朱少君.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监理[J].建设监理,2016(12):7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