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民
身份证号:41282119781226****
摘要:河道工程的开展对环境来说具有双重影响,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可能带来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问题,需要施工人员正确看待,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主要分析探讨河道治理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措施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环境评价;环境保护
引言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面临多种多样的污染问题。对此,应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河道治理工作,使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与国家提倡的绿色施工、环境保护要求相符合,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1、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1为生产生活带来必要支撑
不管是对任何人来说,水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与此同时,水环境是居民生活环境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给人们提供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资源支撑,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相较于以往,当前人们有了更高的环保意识,同时也更加注重对水环境的保护。只有做好了对水环境的保护工作,才可以真真正正地实现水资源的长远发展,确保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的顺利进行。
1.2营造宜居生活环境,保证河流生态平衡
对于水环境而言,河道是最为重要的载体,并且河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关键来源。所以,通过对河道所实施的治理与改造,既能够给人们带来质量更高的水源,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对河流生态的保护,使得生物的多样性能够得以保持,并有效的调节气候,为人们带来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改造时,对于水资源的充分保护,无论是对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是对城市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
2、河道治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1工程建设的影响
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期间,会对周边水资源造成一定污染,部分单位将未经过处理或处理不完善的污水直接排入到河流中,使河道内水质不断下降。同时,工程建设也会对周边环境的小气候造成影响,使地面温度上升。通过拦截等方式储存大量水体,也会导致河道上方空气流动产生变化,空气内的能量转换能力下降。
2.2河道形态治理的影响
在河道形态治理期间,主要采用渠化或固化等方式,将河道原有自然形态进行改变。对河道内的水流进行控制,使河道上下游态势更加符合防洪要求。对河道断面进行几何化处理,从根本上约束河流的自然冲淤能力,使河道原有纵向及横向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此种河道形态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到周边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导致河道周边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2.3水资源消耗过多
目前,越来越多地区的河道水环境方面存在问题,其根源都是由于当地消耗水资源过多造成的,致使其河道发生断流或者干涸等情况,在这种背景之上,其河道水环境的生态系统也会比较差。在过去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里,我国整体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这也同时带来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高污染问题,伴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其生活需求和质量也随着提高,因此在日常循环中会消耗更多的水资源,致使河道已无法满足消耗的水资源数量,河道自身的生态协调能力无法抗衡比自身承载力过大的污染与破坏,河道的储水量不但较大程度地减少,其水质也逐渐下降,继而造成城市供水出现更加吃紧的状况,还有某些城市为了解决河道水资源缺乏的情况,把一些再生水引流到河道里,想利用这种人为操作的措施来推动河道循环,恢复其生态系统,但这与自然界的水资源比较,再生水在净水力和数量上都无法相比,其产生的作用也不大。
3、河道治理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
3.1科学设置污水池,保护水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废水与生活污水量不断增加,应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使地表水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通过采取多样化控制措施,严禁各类废水盲目排放,从而达到保护水环境的目标。例如,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科学设置修配厂,建设污水池,将机械冲洗水和油性污水等集中收集起来,在水池边安装沙滤筒、清水池等等,将收集到的污水放入清水池中,利用水泵抽到沙滤筒中过滤,经过处理后再将污水排放至清水池,经过处理后的水可用来冲洗车辆或路面,不但使水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还可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3.2减少噪声污染,保护人群健康
在河道项目施工中,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机械设备振动与车喇叭声音。对此,在挑选施工设备时应将噪声因素考虑其中,尽可能的采用低噪声、轻振动的设备,并在设备上安装消声器、缓振器等等,使噪声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消除。在车辆行驶时,应控制时速,减少喇叭的使用,尤其是在居民休息后,施工现场也应停止施工。在人群健康方面,同样受到上述污染的影响。对此,应制定人群保护措施,具体如下:一是搞好施工现场的卫生,在工人入场之前,对场地进行清理和消毒,做好废水与生活垃圾处理;二是营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施工暂用房,并科学搭配伙食,确保工人的营养均衡;三是注重工人身体健康,定期安排体检,做好监督工作,要求工人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并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四是确保工人用水干净卫生,水质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需要确保饮用水的洁净度,经常消毒,以此保护人群健康。
3.3河道治理与生态保护共同推进
在对河道进行整治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此有正确的认知,必须要提高整治的整体水平,对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考虑,尽可能的实现河道整治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避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在开展河道整治工程的过程中,管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当地的河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与把握,对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及分析,将最终的河道整治方案落实到实处。倘若当地生态环境较好,在此情况下,治理工作的开展就一定不要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在进行整治的阶段当中,不但要做好对河道的清理工作,同时还要进一步的评价河道的完整性及抗洪性。倘若存在损坏、丢失,就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河道修复方案,同时专门设立工作小组,针对于方案的完整性及可行性展开评估。
3.4强化河道施工人员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河道综合整治的水平,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就一定要强化河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保证在进行施工时,当地的水文环境不会受到破坏。(1)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河道整治建设管理内容。在管理内容中,应当针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提出要求,如机械设备用水,使用后的废水必须要外排,禁止将其排入河流。(2)在管理内容当中,应当适当的添加处罚条款。在施工阶段内,倘若施工人员对河道排放了污水,或者是错误地使用了施工工艺,那么就应当根据管理标准来对其予以相应的惩罚,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3)要增强环保意识,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项目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对人员的思想教育有高度的重视,积极对其进行培训,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具备足够的环保意识,能够在工作中实现文明的施工与处理。
结束语
河道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不但可提高防洪能力,还可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在工程建设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废水、废气,对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明帅.河道治理类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探讨[J].节能与环保,2019(10):28-29.
[2]方长云.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保护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9,9(05):8-9.
[3]陈祥,李静,张雷.河道治理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方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2):19-20.
[4]朱卫东.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对策[J].四川水泥,2017(03):119.
[5]戚春起,杨冬冬,安秀环.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生态水利和环境保护[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0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