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社会发展下,现代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国家对于市政工程项目的投资逐渐增加,想要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管理,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让市政工程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群众。本文便以市政工程为切入点,对其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规划
引言
城市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市政工程建设企业更多的技术与管理义务,市政工程企业标准化工作能让工程质量监督由政府按阶段和职能核验转移到企业自我控制上来。市政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中往往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化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的发展规划是开展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前提,通过制定企业标准化的发展规划,可以确定企业标准化工作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保证企业标准化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稳步发展。本文对市政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进行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为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1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1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
一般来说,行政主管部门的直接授权才会让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畅通无阻的进行下去,但是,某些部门的不作为,忽视了对项目施工的严格管理,甚至有的部门对项目的施工流程一无所知,导致了施工管理条例的名存实亡,进而才会形成项目管理无比懒散的局面。
1.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较低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管理职责缺乏有效认知,所以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没有责任心,所以导致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较低。根据市政工程施工现状进行分析,较大型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现场安全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建筑垃圾没有及时处理,就随意堆放在施工附近,容易与其他材料产生混淆;或者还具有利用价值的材料被直接当做建筑垃圾进行处理等等,以上情况均造成了现场的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2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研究
2.1加强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良好的管理意识不仅要在市政工程的行政主管部门树立,同时在建设单位的内部,也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科学分配相关的责任和权力,将其落实到个人。建设单位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招标环节不能马虎大意,要全面了解所有投标单位的信息以及综合素质才能进行筛选。良好的责任感以及高信誉的施工单位是市政工程能够高质量完成的前提。(1)针对针对规范程序:信息化、标准化、自检、首件制、三检制报验制度;(2)工程文件预立卷:建立目录树,平台录入与实体整理同步,记录首件制;(3)现场提示与标识:工艺展示牌,质量警示牌,可视化交底,质量宣传(4)质量控制过程中活动:样板引路,质量分析会,小组活动,交流观摩。此外,良好的监理单位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规范行为的监理单位是不可取的,在选拔过程中,良好的信誉和高规格的职业操守是首要的,要把机会留给这样的监理单位。
2.2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现场是最能够反应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提升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需要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避免因安全管理不到位,出现质量问题,引起安全事故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现场入口处设立相应的安全警示牌,并运用周围其他的一切进行安全提示,避免出现难以控制的安全事故,确保施工质量不受影响。同时,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并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对施工现场较为危险的施工环节加以判断,并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培训,增加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以此来提升施工质量。比如排水沟与泥浆沉淀池的设置,可避免施工泥浆流入施工现场,污染施工现场的环境。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的培训,然后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排除,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控制不安全性因素,避免其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树立绿色环保理念,不能应为建设市政工程就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肆意破坏,让市政工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公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对各级标准的实施监督与考核
建设企业要确保关键点各项控制措施的完备。例如: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三控三管一协调”中对质量、投资、进度、合同、信息、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如实地贯彻执行。对标准中有关特定(如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应落实到关键点并有相应措施予以保障。同时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是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式。监督检查结果应形成记录文件,作为考核、改进的依据并进行处置。建设企业需要对施工单位实施技术标准的情况与考核评估挂钩,对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实施可以与本企业经济责任制结合在一起。这些均是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部分。
2.4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
材料和设备作为工程建设中的实体部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做好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把关就要遵守“三把关、四监测”原则。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把关主要是由专业的材料采购人员、质量检测人员和维护人员负责,工作人员要做到严格检查材料规格和质量,确保材料品种适合项目施工,把控材料数量,通过检测要确保材料满足施工要求。对于设备这种大型器械要定期维修和保养,避免因设备质量出现问题而导致出现延误工期和安全事故。
2.5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意识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和居民是紧密相关的,所以管理者自身要有绿色施工的相关理念,同时也要让施工的工作人员了解绿色施工的重大意义,才能达到顺利施工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局面。在施工开展之前,管理者就要预测到施工过程中将会发生的紧急事件,并在施工计划中做好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利的条件下保护施工当地的生态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建设单位就要及时处理好事故并调查相关的原因,同时,吸取这次事故的教训,对相关的施工计划做好调整和完善。工程验收需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共同完成,要用科学的眼光来对工程进行查验,如果工程的质量不合格,要在第一时间通知施工单位做好整改工作,更严重的要做好返工的准备。要从全局出发,逐步控制好每一个环节,如图1所示:
图1标准化管理控制环节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展以及经济的发展对于市政施工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市政项目施工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市政部门在提高管理标准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刻不容缓。为了提高工程质量,要严格制定施工标准,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在施工前期要组建专业的队伍绘制施工图纸,购买质量有保障的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结束后都要组织严格的监察活动,这样才能从各方面保障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宝,郑跃伦.浅谈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J].居舍,2018(08):16.
[2]黄锡钢.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强化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5):195-196.
[3]李燕.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探究 [J].山西建筑,2018,44(01):251-252.
[4]何泉芝.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控制分析 [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