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煤矿储量与煤田地质构造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7期   作者:张永彬
[导读] 本文对煤矿储量与煤田地质构造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摘要: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国家逐渐开发了许多新型能源投入使用,但是受到能源开发效率等方面的影响,传统能源,特别是煤炭等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对推动其后续各项工作合理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企业调整煤矿开采方案提供依据,提高煤矿开采效率。本文对煤矿储量与煤田地质构造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储量;煤田地质;构造关系
       
        
引言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矿产资源法》和煤矿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根据《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在制订计划和生产的过程中,要想防止采厚丢薄、采易丢难、吃肥丢瘦等浪费煤炭资源的行为发生,优化资源储量的动态管理刻不容缓。
        1我国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现状
        第一,对煤炭综采设备进行了整体完善,对高效益高产能的矿井进行良好创建,综合各国现代化的先进性科技,使我国重点技术经济标准提升到了世界型的先进性水平。第二,提升了煤矿地质勘探的精准度,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作为根本,同时综合各类数字勘探技术,有效对井田的精密程度进行了提升,为大型矿井创设半煤岩巷掘进机的研发提供了有利保证,推动煤矿采掘作业的机械化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第三,提升了煤炭采掘的安全性。我们国家持续研发与运用煤炭安全生产技术,我国整体的矿难伤亡人数与矿难出现率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第四,在煤炭采掘期间融入了环保技术。为增进煤炭资源的产业化与工业化,我们国家特在煤炭综合加工与利用方面做出较大努力,并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像我国的煤矿洁净燃烧技术和一些煤化工技术已经成为了世界型的先进性技术。(煤炭质量指标如图1)
        
        图1
        2煤矿储量计算方法
        2.1煤炭储量计算公式
        在核算煤矿储量期间,必须将煤炭的储量作为根据,因为煤炭是固体物质,重点埋藏于地下深部,以分层的形式存在,煤矿储量核算公式是(Q=S×M×d)。通过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煤矿储量核算模式是煤矿总面积乘各层的厚度和煤层容量的乘积。经过针对有关调研成果实施剖析研究可得,致使煤矿储量核算产生误差的重点因素和煤矿中煤层的厚薄度有非常大的关联。
        2.2剖面法
        剖面法在针对煤矿储量实施核算期间,重点会利用勘探线剖面图来展开核算,剖面法核算重点包含两种方式:第一,平行剖面法。这种方式主要运用在两个剖面内的煤层体积块段内,利用剖面的间隔距离乘以两个邻近的剖面面积。另外,还要有效分析煤层勘测地区和煤层的边缘部分,针对煤层的总体储量展开核算。在核算期间,如果出现煤层内的剖面无法延展到另一个剖面时,这时就要针对尖灭的原由展开探析,然后建立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排除。如果发现勘探线并不属于勘测区的边缘时,这时煤层的一个剖面就会产生对外延展的状况,此类状况不会产生尖灭。第二,非平行剖面法。煤矿储量核算重点运用剖面影响举例法实施核算,在核算期间,主要根据平行勘探线上的煤层截面范围展开核算。
        3煤矿储量动态管理策略
        3.1明确管理目的和任务
        煤炭储量动态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同环节工作涉及的重点也会存在差异,为了保障动态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管理有效性,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煤矿储量动态管理目的和任务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开展后续工作。首先,煤矿动态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收集矿区的地质材料,通过应用地质测量等多种方式,结合矿区已有的资料来整理数据,利用最终数据开展矿区煤炭储量估算工作,同时评估不同区域的煤炭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用于指导后续工作。同时,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还应当对煤矿已经开采的煤炭储量和损失量等进行登记,引入先进设备开展煤矿储量勘察工作,为煤矿开发提供相关数据。其次,管理人员应当结合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尽快研究出新的煤矿开采方案,减少煤矿开采损失,保障后续工作合理开展。开展煤矿储量动态管理工作不仅是煤矿开采的需求,也是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对煤矿储量动态管理工作的重视,为煤炭开采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巷道煤柱动态管理
        煤矿巷道的煤柱主要是由大巷煤柱与工作面面间的煤柱组成,为了降低煤炭资源的损失,提高煤矿回采率,在煤层开采结束后,还需要对矿井的大巷煤柱进行回采。通常情况下,工作面面间煤柱很难回收再利用,此时在对工作面进行回采时,一般会把该部分的储量折算成损失量并在邻近工作面地质损失量中进行平均摊销。
        4地质构造判断和处理
        结合对规模和煤矿储量等,煤田地质构造的类型主要包括大型、中型以及小型。首先,对于大型构造来说,对于井田划分和矿井勘察系统中的大型断层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对于中型构造来说,会影响到开采水平和开采区划分,同时,对巷道部署褶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对于小型构造来说,主要是指在井巷作业中,对褶曲和断层等予以细致观察。对构造的复杂性进行分析,煤田地质构造类型主要包括4种,分别为简单、中等、复杂以及极复杂等构造。第一,简单构造,质地起伏变化比较小,勘探下的煤层的走向变化并不明显,断层现象并不是特别明显。通常来说,水平型,为煤层的主要走向,倾角并不多。第二,中等构造,主要是指含煤的地层基于走向的变化,火成岩为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对断层进行分析,在单斜、背斜等方面比较常见。此外,其他地区出现的褶曲现象,其规模并不大。第三,复杂构造,含煤地层在倾向和走向上的变化显著,断层现象比较常见。第四,极复杂构造,严重影响和限制着煤矿勘探和开采,含煤地层的倾向与走向具有明显的变化,火成岩对煤层的影响程度较高。在这一结构区中,存在的褶皱地层比较紧密,密集的断层也尤为常见。在地质构造复杂化的影响下,在勘探区中,应合理分类好煤层,如稳定、较稳定以及不稳定等类型,从而构建安全稳定的煤矿工作环境。
        5煤矿生产中对裂隙和断层的处理
        巷道掘进中遇断层的处理,一般来说,平巷过断层和斜巷过断层,是巷道掘进遇断层的重要分类,对于前者来说,应加强顺断层面掘进过断层的应用。在倾斜巷道遇断层的情况下,应从实际地质情况出发,保证断层的顺利通过。在断层落差明显的情况下,应加强石门和立眼等方式的应用,确保顺利进入另一煤层,防止丢煤现象的发生。在断层落差并不大的情况下,挖底和挑顶等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从而顺利通过断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对煤矿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国家不断发展过程中,煤矿资源的应用非常重要,借助煤矿储量,可以促进煤炭开采工作的顺利推进。煤田地质构造和煤矿储量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煤田地质构造对于煤矿储量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煤田地质构造的复杂性特点较高,使煤矿开采的难度性越来越明显。在煤田储量较低的情况下,不利于提高投入资金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志腾.龙永煤田杏坑北矿区构造特征及控煤作用[J].低碳世界,2019,9(06):51-52.
        [2]赵善坤,张广辉,柴海涛,李少刚,李志国.集贤煤田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冲击地压的影响[J].煤矿安全,2019,50(06):224-229.
        [3]寇大峰.煤田地质勘查中断层分析的基本方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04):138+145.
        [4]高加林,许光泉,黎志豪,张海涛,吴诗勇.淮南煤田山王集断层形成过程及其水文地质意义[J].科学技术创新,2018(05):8-9.
        [5]廖森,邹振威,谢刚.信丰大桥煤田地质构造特征[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06):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