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建筑要求不断提高。PPP项目近几年发展迅速,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PPP项目较之传统现汇项目也更为复杂,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风险。论文通过对公路工程PPP项目进行研究,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并为防范和管理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PPP模式;公路工程;风险管理
引言
PPP是一种特殊的融资模式,是将公共部门政策方面的优势与私人部门的其他优势两者进行结合,从而达到两者共赢的目的。但这个模式的特点是回收周期较长,在金融方面,项目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通过对其项目的研究,希望可以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最大力度减少项目的损失。
1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概述
PPP项目一般实施周期长、前期工作量巨大、资金投入量大、利益相关方较多,相较于传统现汇项目,其管理难度更大,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现以公路工程PPP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为主线,项目面临的重要风险概括为:(1)前期风险(合法合规性、征地拆迁、审批延误等风险);(2)建设期风险(筹资风险、技术风险、工程建设类风险、工程变更风险等);(3)运营期风险(运营标准变化、市场需求变化、收费变更、税务等风险);(4)交付风险。本文主要结合公路工程PPP项目特点,就合法合规性风险、融资风险、工程建设类风险、运营维护风险、税务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
2公路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种类
2.1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是指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在项目公司设立、建设运营直至终止的各个阶段,因税收政策变化、项目公司设立模式不同、税务认定等原因,引起税务成本的变化导致项目效益发生变化的风险。
2.2投标风险
现在现阶段,公路项目大都是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项目,而在公路项目招标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有些公路工程公司为了中标,不惜一切代价低价中标,这就使得建设质量没有了保障,导致了公路建设投标市场混乱。那么为了保证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应当合理科学地规范投标市场,完善相关的招投标法规,并且加强执行力度,进而降低投标风险以推动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进而提高其建设的工程质量。
2.3工程建设类风险
工程建设类风险是指在工程建设阶段,社会资本面临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环保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风险。工程建设阶段的风险防范是PPP项目管控的关键,是保障项目产出质量满足建设期产出规范的重要手段。
3风险防范措施
3.1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上述内容,关于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以下3点:1)在项目可研阶段,社会资本方在进行税务测算时,要考虑不同税务处理对项目盈利水平的影响及其敏感性。要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避免因对涉税事项的不同理解,导致项目公司在投入运营后实际发生的税收成本超过期初预测。2)项目公司要做好项目的税务筹划工作,应对项目实施中可能存在的涉税环节做到全面了解,掌握各项涉税风险并做好应对措施,确保PPP项目各个阶段平稳运行,将税务风险降到最低。3)社会资本方需要在与政府的协议中对税收规范性规定发生变化的风险进行明确约定,即由政府方承担或者作为社会资本方调整运营收费的依据。
3.2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目前,大多数的公路建设公司在公路项目管理风险方面意识还是比较薄弱。
为了提高其风险管理意识,首先要提升公司员工的风险管控意识,那么公路建设公司就应当重视提升员工的风险控制工作,并且要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给员工定期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强化其风险管理意识,也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工程风险管理专家来进行培训,进而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现阶段在公路建设方面的市场竞争还是非常激烈,如果公路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其所属的公司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其进行返工,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及赔偿相关损失,也不利于其公路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
3.3工程建设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上述内容,关于工程建设类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以下3点:1)项目公司要优化施工组织模式,同时优先选择具有较强资信和工程能力的总承包商和承建商来负责项目的工程建设,确保项目管控水平,保证项目产出质量满足要求,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建设的完工风险。2)项目公司要加强工程管理力量,提升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以及造价等方面的管控水平,保障项目产出物的质量要求。如项目公司要深入参与工程设计变更审批程序,要防范设计变更降低工程质量等级现象的发生。3)项目公司要强化过程管理水平,加强与项目各参建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保障项目管理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基本锁定项目的质量水准(竣工为优)、安全标准(符合平安工地要求)、进度节点(按期完成)、造价水平(规范有效),最终保障项目产出物的高质量。
3.4风险分配
政府和社会投资企业在高速公路项目进行时,有稳定和长期的特点,在风险的分配上面,应使用最优方案。考虑到政府自身对风险的管理能力、市场风险产生要素等几方面,需有效分配政府和社会投资方企业的风险。第一,社会企业重点承担高速公路项目进行时产生的风险。第二,针对车流量供求不足产生风险的问题,由企业承担主要部分风险,此过程中,政府可以建立车流量保证政策和最终分成体系,帮助社会企业分担风险的同时,控制暴利行为的产生。第三,如果出现地震、泥石流等不可抗力因素出现的风险,政府和社会企业共同承担。
3.5建立信息化系统,加强风险动态控制
公路工程的施工单位需要在内部建立信息化的系统平台,然后在系统上就要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来在系统上去搜集施工作业环节中的风险。此时,从事项目操作的人员也可以在系统平台上,将风险的因素上传到平台上,这样会便于风控人员去梳理分析这些风险。在施工期间,应该建立一个动态的控制机制,应用信息系统来及时地沟通,并传输数据资料。工程建设离不开合同的管理,施工单位就需要熟悉国内的各个法律法规。结合当前国家的政策,仔细审核服务合同中的各类条款,避免出现法务风险,施工单位针对合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与公路的投资方进行商讨。要明确合同中的权利职责,然后将合同中的相关内容纳入到风险管控信息平台上去,让各方人员在合同上仔细地梳理风险,并针对风险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3.6明确风险管控组织的权责
公路工程的建设单位要建立风险管控组织,以建设单位为主导施工,监理等各人员都参与到风控体系的建设中,形成一个联合体。在该组织内部,要明确参与人员的各类职责和分工,并开展项目的考核。通过优化设计风控组织,在公路工程项目内部建立一个组织健全的风控部门,风控组织划可分为战略层、业务层和操作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工作中,一方面,社会资本方要和政府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与利益共享机制;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方要加强风险管理工作,针对公路工程的特点,系统地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通过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工作,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采取相应措施,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亓霞,柯永建,王守清.基于案例的中国PPP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5):107-113.
[2]唐健良.公路建设项目风险识别[J].公路与汽运,2009(2):178-180.
[3]刘韶华.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9(4):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