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进而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面对日益增长的建筑工程项目,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与科技信息技术接轨,从而保障建筑工程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科技兴国逐渐成为各个行业普遍关注的重点,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也不例外,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逐渐成为工程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建筑行业信息化提出的定义,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生产组织方式以及经营管理质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科学管理,不但可以有效提升信息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而且可以促进行业的多样化发展。现将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与创新情况介绍如下。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建筑工程单位都进行了信息化管理改革,但受到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长期影响,建筑单位的管理层很难迅速转变意识。因此,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信息化现状不够理想,不能够充分满足建筑工程单位的发展需求。建筑工程项目的完成需要建筑单位的多个部门协同参与,只有各参与方相互合作、充分协调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若某个参与方的某项环节出现纰漏必然会影响其他施工作业流程,阻碍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甚至会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会受到施工流程变动的影响。若各部门不能紧密合作会导致数据信息出现偏差或失真,阻碍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有着较长时间,但我国众多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信息化水准不够理想,其原因在于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信息化人才。在使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时,未能将软硬件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部分建筑工程单位仍然保留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意识,对信息化技术没有充分信任,仍然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使用大量的人工管理方法,干扰了管理信息化的正常运转,阻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为建筑工程项目埋下了潜在风险。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的解决策略
2.1增强信息化管理意识
深化参建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是促进信息化管理工作有效运转的关键要素。首先,施工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机构务必高度关注和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技术的独特优势。同时在工作中,应结合工程概况引入专业管理软件。基层管理人员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应用全新的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再者,让专业门户网站与线上沟通相结合,打破时空与环境的局限,更好地展现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日常工作中,建筑企业应结合当前企业发展实际情况,采取全新的信息化管理宣传模式,引导员工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改善管理的效率。如在工程建设和施工前,可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参与信息化管理培训,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在潜移默化之中深化基层员工信息化管理的意识,加强其专业能力,推动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2加大对信息技术的财政投入
造成建筑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企业家对信息技术重视不够;二是企业财力不足,这意味着要提高建筑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方面,继续投资于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利用资本。同时,政府必须采取政策鼓励和支持建筑公司的发展,包括税收补贴、税收法规等,以更好地利用市场资金。
2.3加强信息化技术业务培训,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综合能力
构建科学培训体系、提升工程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更好地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是知识素质。根据现阶段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需要解决好知识素质的问题,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又要具备先进管理知识与管理能力。大多数企业在实施管理时,都要求具有较强的管理素质与经济素质,同时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与经验要求,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构建效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素质也成为每一个业内专业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其次是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建立在知识素质基础上的专业素质,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创新改造能力,能力素质也是每一个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素养。最后是人格素质。所谓人格素质,主要包括工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管理职业特殊性条件下的素养,还包括一些特殊职业道德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作为管理者,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是必要的,但是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经营管理品质更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必备条件。
2.4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平台
建筑工程中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设,离不开一整套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在这里,需要建筑企业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了解,针对自身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建筑工程中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使得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另外,针对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要具备多层次的特点,以满足建筑企业中工程项目不同的目标处理,以便通过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等一系列的过程,最终来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价值。
2.5大力开发和应用信息化技术软件
现如今,我国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专业软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及应用,能够显著完善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工程进度控制中,工作人员需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和专业软件,展现出创新技术对工程进展的积极作用。管理人员要合理应用工程进度软件,顺应施工现场的基本需求,加快工程施工进度,防止出现窝工和误工等问题。再者,工程质量控制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工程质量问题和隐患,优化工程质量控制水平,为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提供技术保障。不仅如此,施工工艺和技术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还可加强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如为深基坑设计计算、模板设计计算、工程测量和混凝土施工等诸多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切实保证工程施工工艺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的全面发展,提升整体工程的综合效益。
结语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起步较晚、技术成熟度不足等方面,在具体落实中也遭遇到各种问题与阻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就需要充分利用好计算机技术,通过科学分析、高效应用计算机软件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除了要在企业内部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之外,还需要积极优化工作流程,改善项目的管理现状,不断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并创建以数据为核心的工作流程,更好地覆盖建设的全周期。作为政府的管理部门,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发挥基本功能,以此来为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一.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2):130-131.
[2]周江辉.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J].建材与装饰,2020(1):208-209.
[3]刘敏.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