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建筑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人们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提升。施工管理是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要对影响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引言
现代建筑工程规模庞大,技术要求较高,且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其施工质量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对此,还需要相关单位加大施工管理力度,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这对于建筑领域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针对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概述
顾名思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一定是对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所有与工程相关的细节性工作均需要进行管理,施工流程、施工进度、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均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涵盖范围内。管理工作必须按照相应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建筑工程规模较大、周期较长,涉及到多个错综复杂的施工项目,施工时很有可能因外在因素的干扰而出现质量或进度上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管理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协调调度,确保各单位以最佳状态开展施工工作,以免发生重复施工或交叉施工的问题。除此之外,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第一要义,施工管理同样要负责安全问题,不仅要保障工程安全,还要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按照具体要求和规则控制成本,维护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的合法利益。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是建筑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2影响工程建筑管理的具体因素
2.1施工技术因素
施工技术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对施工细节的处理,如果在某一环节细节处理存在不当就会影响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会给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因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测量放线、电力安装、工程造价、计算机测试等专业性技术,诸多专业性的施工技术在技术检测标准中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因为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资金就不会针对性的对专业性技术人才进行技术培训,促使施工人员在技术上始终无法提升,所以变相增加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
2.2材料质量因素
在实际施工中,建筑工程要用到诸多的材料。材料的质量,关系到工程是否能顺利高质量完成。而在施工管理中,要注重材料管控,特别是一些关键性材料,比如水泥和钢筋。这些材料的型号以及规格,都是要达到国家标准。在施工管理中,若是有材料管控的失误,一些材料质量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就会给工程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造成诸多的影响,从而给企业造成或多或少的经济损失,有损企业形象。
2.3外在因素造成的影响
对于工程建筑管理来说,外在影响因素指的是工程建筑所在区域的政府部门,以及建筑工程的关键管理部门,在工程建筑建设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监督管理部门在具体工作中,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对施工单位总的各项制约和政策进行全面把控,落实各项管理政策,并且要做好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将各项责任都落实到个人头上。由此可见,在工程建筑建设期间,管理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应当积极配合,落实各项政策,从而确保工程建筑建设的顺利进行。
3提升工程建筑管理水平的合理措施
3.1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技术方案能否有效落实,能否真正控制工程施工首先必须要有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管理队伍。
为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求技术人员不但要掌握专门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全面了解工程特点和现场管理技术要点,重点学习新的技术管理办法。同时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分享讨论,就施工中的重难点进行研究分析。最后通过高水平技术管理人员的引进,以及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安排合适人员到相应的岗位上,并明确具体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使工作人员可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使他们能在监管工作中及时发现工作的重难点问题,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3.2健全施工管理体系与监管制度
在施工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都要采取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措施,明确管理的内容与目标,健全监管体系与制度,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做好现场勘察、设计优化以及材料准备等工作,尤其要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的质量检测。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结合具体施工方案开展施工和验收工作,只有前一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道工序施工中。此外,必须充分考虑项目施工的特点,严格按照规定制定合理的技术管理制度,配合技术检查制度开展定期的技术监管,实施对工程全过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的监督控制。
3.3加大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力度
首先,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时,施工单位需要采取充分的工作措施,依据行业的相关制度以及程序来对各种手续进行规定与完善。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需要成立专业小组来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其次,为了确保工程决策的顺利推进,施工单位与主办方应当最大限度保证招标工作的公平性,并且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准备。在签订完合同之后,需要明确施工周期以及施工要求,还应当实施检查施工单位的设计图纸,保证设计图纸的设计理念符合真正的需求,最终还应当对施工队伍的技能水平进行全面考核,有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3.4提高协调与管理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就像一个施工班集体,每一个施工人员均是班级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班长想要提高管理工作的绩效,就应当与全体施工人员打成一片,及时了解每一个施工人员的情况,帮助施工人员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让全体施工人员可以心服口服地听从命令,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处于平等、和谐的关系,促进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5转变管理方式,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可结合信息技术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全面全过程监管。因为信息化监管手段具有集中性强、全方位监控的优点,可实现对每一个环节、所有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人员的监控。此外,信息化管理的时效性很强,可综合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考核的方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不断积累管理经验以供后期工程管理参考。
结语
总之,施工过程当中,对于管理工作的应用,可管理好每一项工程项目内容,保障建筑工程可以得到更好的建设。对于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要主动积极的分析,并根据存在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以及素质修养、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有益于强化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剑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研究[J].科技视界,2015(34):129,170
[20]李勇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62-163.
[3]方锦云.刍议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1):85.
[4]王寓.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8(2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