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进度管理,主要是指严格按照现场施工流程管理模式的内容,对现场施工过程的管理进度及目标进行重点管理,如现场施工、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并在管理理念以“安全施工,隐患”治理为主要目标,并及时的将各种管理措施落实到现场施工体系中,为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安全提供动力。根据以往的经验,实施良好的进度管理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进度
引言
如今建筑工程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给施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进度管理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与施工效率、质量、安全性和造价控制水平都有重要联系。在建筑工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施工单位也需要通过强化进度管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进度管理重要性
确保项目按期交工。不少建筑企业为了赶工,缩短施工周期,然而因为缺少施工进度管理,这必然导致施工中的投入更大,不但拖延了工期,还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进度管理手段,可让项目参与各方制定有效的施工进度管理计划,对施工要素、工序实施针对性的进度管理与质量控制,以此可有效促进项目按期交工,减少施工延误,从而避免施工成本损失。提升成本预算水平。通过进度管理措施的实施,不但能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成本花费,还可有助于成本预算水平的提升。
2建筑工程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2.1施工环境
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一般会仔细考察施工现场,考察当地是否会出现洪涝灾害、较差的水文条件,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了解工人的正常施工是否会受到影响。而且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时也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各种环境状况。比如我国南方,由于气候比较湿润,因此很多施工地点都会遇上连绵的雨天,此时就被迫停工,施工进度无形之中就被拖慢了。还有很多地方属于陆地板块的交界处,有极大可能会遇上地震,甚至还有的施工现场会遇到暴雪、洪水等人力不可抗拒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和无规律性,对施工进度产生了极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进行之前,必须要仔细考察施工地点的环境,将施工环境的影响降到人力可为的最低点。
2.2施工材料
建筑工程施工对施工的原材料以及半成品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如果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在施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建一座教学楼,如果混凝土的质量不好,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主体出现裂纹,此时再进行调整就会耽误之后的进度。而且施工材料质量不高,出现豆腐渣工程,不仅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企业的不负责。耽误了施工进度,影响了企业名誉,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都是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带来的后果,建筑企业一定要重视施工材料的来源和质量,严格把持各种施工材料的规格参数,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以及良好的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措施
3.1注重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落实
科学完善的进度管理可以保障建设施工项目高质高量高效完成。现阶段,人们进度管理的意识不断提升,进度管理工作也得到重视和落实。从管理过程来看,工程建设进度管理需要相关技术工作人员根据项目的开工图纸和设计理念,对所有子工程进行剖析,然后结合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等因素,进行管理手段可行行的有效分析。需注意的是,在工程进度计划制定及评选中,应注重建设区域地质环境、水文环境、气候条件、技术条件等要要素的有效分析,确保工期计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
在进度实施过中,应将实际建设情况与预定工期进行比较,譬如,要求要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统计分析,采集每个建设阶段的材料、有效数据并进行统计剖析,联合现实状况针对各类资源输出状况进行核对,再对工程预算进行对比,以此来发现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的差异,然后找出影响根源,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提升项目进度管理质量。
3.2优化施工图纸质量管理
为了进一步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使进度管理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有关人员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施工图的质量管理。首先,在图纸设计的早期阶段,应该对场地建设进行全面的调查,以确保地质数据和勘探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其次,根据现场勘察结果不同情况,指定不同工程图,并要对设计图进行全面整体审查,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确保施工图的可行性,有效指导整个工程施工,更好地确保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并能在规定的时间顺利完工。
3.3深入施工现场,做好技术服务和监督
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不是编制好施工方案,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就能一劳永逸的,更要深入施工现场,做好现场的技术指导服务,监督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在施工现场有效实施。技术人员要采用质量管理中的“首件认可”的管理模式,全程跟踪各分项工程的首件施工过程,做好技术指导服务,理论联系实际,把施工方案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交予作业人员,落实到工程实体现场。通过首件工程的施工,可以让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安全隐患和应对的技术措施等。此外,工程技术人员还要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应急事件及时提出技术处理措施,保证现场安全生产。
3.4完善质量控制程序
在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做好充足的准备,有助于后期的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比如,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施工地点周围进行考察,分析施工条件,根据施工的进度和目标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也要包括施工材料和机器设备的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实行合理的质量管理机制。施工作业完成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质量验收工作,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标准,对建筑物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排查出可能出现的隐患,并及时分析,解决问题隐患。
3.5打造专业监督管理队伍,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工程项目监管的效率。质量监管不仅仅是要依靠监管机构,还要依赖于企业的监管人员,因此要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相互配合、协调,让企业的每一个施工人员都参与到监督管理中。因此企业应打造一批专业的监管队伍,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形成系统化的组织机构,才能促进监管工作的展开。针对专业监管人员,应不断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一方面在人才招聘中应严格考察,确保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品德情况,避免吸纳不敢承担责任的人员。另一方面对于在职人员应加强专业化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理念以及责任意识。
结束语
总之,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建筑行业,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工程单位将进度管理用于工程管理中,能起到督促施工项目按期交工、优化成本预算、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等积极作用。而在进度管理的具体应用中,建筑工程单位还应对进度管理计划的制定、执行、监督及各类资源的配置问题引起足够重视,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不断优化进度管理的实施效果以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少芹.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38):146-147.
[2]李晓光.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J].居舍,2018(31):141-142.
[3]孙卫.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探究[J].江西建材,2017(09):27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