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 李现岭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7期   作者:李现岭
[导读]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提升管理层以及基层一线员工的管理意识,确保全员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实践,对安全工作业绩评估指标进行健全,进一步强化项目安全投入,以达到减少、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已然步入正轨,这使得我国建筑市场高度活跃,竞争愈加激烈,在此背景下,人们为了满足高品质的生活,对建筑企业的建筑质量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全面提升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就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改善当前的管理方式,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按时进行安全排查工作,将安全隐患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从而达到建筑企业安全性高、质量强的建筑口碑,吸引越来越多被建筑项目单位以及个人信赖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相关人员要重视发生在施工中的每一次安全事故,并提出最好的解决方案。而对施工进行安全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相关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的管理,监督每一个施工的环节,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给相关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①复杂性。建筑工程涵盖的领域众多,包括交通、高层建筑、钢结构等方面的施工。除此之外,同一建筑工程又包括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水电施工等,可谓十分复杂。②特殊性。各个施工项目在地理位置、施工周期、施工环境、施工人员、配套建设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必须结合实际实施安全管理。③高危性。在工程建设实践中,无论是操作机械设备,还是人力施工,都有一定的危险性。除此之外,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危险因素的出现,给工程安全造成不良影响。④动态性。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确定性,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所以必须根据工程现场的变化情况实时对安全管理工作作出调整。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想要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需要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由于缺少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施工环节并不重视安全管理,缺少安全管理标准,给工程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由于缺少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给建筑工程带来很大的安全威胁,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2.2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意识
        在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上,安全管理水平不足或各种安全隐患的存在,均与管理意识不足关联密切,也比较容易在施工后期导致建筑项目出现安全质量问题,诱发安全事故。建筑施工安全意识不足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两个层面。基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可能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对于各项安全隐患问题,最终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在施工人员方面进行分析,若存在显著的安全意识不足问题,则也会造成施工操作规范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在某些特殊作业过程中面临较大危害。
        2.3建筑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在建筑施工中,许多建筑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较强的安全施工的意识,对于一些安全管理工作也不能理解,所以当管理人员实施安全管理的工作时就会比较困难。除此以外,有些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将安全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其管理能力存在欠缺,没有统筹安排的意识,这也会增加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的难度。

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于建筑企业内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或者是安全施工的意识,其专业素养也不高,这不仅不能达到安全施工、顺利施工的目的,还会极大的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对建筑企业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强化措施
        3.1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制度是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实施的依据,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因此,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根据国家建筑工程相关文件和政策,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理念,制定符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有效的指导。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制制定过程中,为了保证其科学有效,可以组织各方面人员共同商讨制定,对各方面意见进行综合,对安全管理制度的细节不断完善和调整,保证安全管理制度更加的科学严谨,指导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当注重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和落实,加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监督队伍建设,保证安全管理可以按照要求开展。同时设置相应的建筑工程监督制度,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借助完善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安全管理人员积极性,有效贯彻和落实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3.2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意识
        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意识的支配,为此,认为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先决条件应该是提升相关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意识。为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各单位需要树立其从上到下的安全管理意识。其中,领导者需要更为关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发挥出自身的带头作用,积极组织与开展安全意识宣传活动,强化施工人员与施工管理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促使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期间也能够遵循相关要求开展生产与施工任务,以便于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落实,建议请相关专家对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现象与企业管理规模进行分析,设计出更具有科学性的管理制度,为施工人员提供规范模板,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风险。
        3.3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强化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1)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知识的培训,并且要组织管理人员定期学习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以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总结出更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法。(2)在施工开始之前,管理人员要针对性的对施工人员开展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学会相关施工技术,还要学会自我保护。在培训时,培训人员要使用多媒体等工具向施工人员展示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技术问题以及安全问题,并教会他们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管理人员也要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在上岗之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只有施工技术和安全知识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才能上岗进行施工作业。对于一些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环节,则需要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施工人员持证上岗,这样一来,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是建筑项目各个管理环节的基础与前提,与项目建设投资以及社会大众人身财产安全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提升管理层以及基层一线员工的管理意识,确保全员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实践,对安全工作业绩评估指标进行健全,进一步强化项目安全投入,以达到减少、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建兵.浅谈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39(5):133-134.
        [2]高小荣.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J].建材发展导向,2019,14(21):112-113.
        [3]顾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29):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