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婧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213000
部编版教材实施两年,双线组元的单元结构,让学生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关注语文要素的习得。还记得六年级上册的《故宫博物院》一课,将同一说明对象的多种文体的文章相结合,形成多元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之下多元运用材料中探索到的信息解决问题,同时也感受故宫博物院蕴藏在骨子里的历史美。
部编版教材中选文新颖,不同的课文题材让学生对文章的感知能力增强。记叙文、叙事散文、散文诗、非连续性文本等不同题材相结合的语文教学,让原本枯燥的语文教学充满了变化和挑战,学生也在多种文体的教学中经历更多的阅读体验。因此,我进行了以教材课文为主线,拓展图文结合的非连文本教学改革,试图在实践中让学生对不同文体有连贯感知,同时着眼于中心,把握全局。
部编版语文教材五上第一单元的自读课文《珍珠鸟》用细腻幽默的笔调,将我与小珍珠鸟相互亲近的过程,共同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课后,我就鸟类的生存现状进行了非连续性文本的拓展练习,助力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
拓展材料:
材料一:
国际鸟类联盟日前发布《2020全球鸟类状况报告》称,在全世界已知的约1.1万种鸟类中,40%的鸟类数量正在减少,平均每8种鸟类中就有一种面临灭绝威胁,其中不乏常见种群。
这份最新报告指出,在数量锐减的鸟类中,不仅有珍稀品种,更包括不少常见种群。例如,在欧亚大陆分布范围极广的欧斑鸠,近20年来数量已减少25%。大西洋海雀、非洲灰鹦鹉、北极地区的雪鸮等人们熟悉的鸟类数量也在不断下降。
报告认为,农业生产成为威胁全球鸟类生存的最主要因素,对1091种濒危鸟类造成了影响。农业生产中的耕地扩张导致鸟类栖息地减少,而各种化学制剂的使用污染了鸟类生存环境。此外,乱砍滥伐、外来物种入侵、非法捕猎以及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都是造成全球鸟类生存状况堪忧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胡璐)为了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有效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4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一、拓展阅读,重提取信息能力的提升
基于以上拓展阅读材料,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从材料一中,我们得知,鸟类濒临灭绝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_____________,还有越来越多的___________也面临危机。
2.根据材料一,你知道威胁全球鸟类生存的最主要原因有哪些?
两则问题,都是基于材料一的内容进行解答的。第一题着眼于从文中寻找中心句,关注材料的核心问题。而第二题则是到文章中寻找提取关键信息,抓住关键词回答。同时,提取有用信息时还要做到简洁和完整。
二、拓展阅读,促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
基于以上拓展阅读材料,我又设计了以下关注沟通交流能力的练习: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回答:周某正打算将捕鸟网架设在树林里狩猎野鸽子、野鸟等野生禽类,如果恰好被你遇见,你会如何劝阻?
这个问题,很明显就是一道类似于口语交际的题型。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获取的信息,综合情境状况,用合理的语言,有条理、有理由地进行劝阻。这不仅仅是对信息提取整合的考验,更是关注了学生的全局观、语言表达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拓展阅读,引思辨能力的提升
在以上三道练习题之后,学生对于信息的提取、沟通交流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把握,基于这样的现状,我设计了能够引起孩子思维碰撞的新题型。
4.为了更好地保护珍惜的野生鸟类,国家越来越重视鸟类保护区的建设。这一举措受到了网友的激烈讨论。很多网友认为:鸟类现状不容乐观,应立刻行动起来加快保护区建设,避免天敌入侵,保护鸟类。另一批网友认为:保护区的建设可以保护鸟类,可是治标不治本,消灭所有天敌只怕是后患无穷,应该想其他保护的方法。对于网友的讨论,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这是一道开放题,着力于考察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无论是加快保护区建设还是其他的保护方法都有自己的一定道理,关键在于能否抓住自我观点,结合实际事例自圆其说。
以上的三道题目,从提取信息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三个方面,用同一主题勾连起来,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习得阅读方法,从而提升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的深度。在如今双线组元的单元结构之下,课内外阅读的拓展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在课内文章教学的基础上,用更多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来启发学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一定能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