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梅
天津外国语大学300204
摘要:和谐共生是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部分,也是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释了生态文明术语“植桑养蚕”和“泽及草木”的内涵,并从中文四字格结构的翻译的角度对术语的翻译进行辨析。
关键词:生态文明; 和谐共生; 英译
1.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共生是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部分。和谐共生观中出现的中文四字结构体现了汉语工整对仗的语言特点,本文分析了翻译汉语四字结构时译者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2.和谐共生观中术语的词源和内涵阐释
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7月24日《致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贺信》中写到:“中国人民自古崇尚自然、热爱植物,中华文明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中国二千五百多年前编成的诗歌总集《诗经》记载了一百三十多种植物,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植桑养蚕而发展起来的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中国是世界上植桑养蚕的发源地。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考证,中国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开始植桑养蚕。二千多年前,中国人制造的丝织品传到欧洲,于是开辟出一条运送丝织品到欧洲国家的路,这条路称作丝绸之路。进而才有了现代的 “一带一路”。
泽及草木出自儒家思想,指恩泽可施于草木等植物,意思是应该珍惜爱护花草植物。泽表示恩泽、仁慈等意。“泽”字常用于古语中。比如,《庄子·大宗师》曰“泽及万世而不为仁。”意思是恩惠可施及子孙万代。形容恩德无量。《东坡先生墓志铭》提到“推恩海内,泽及鸟兽。” 意思是要施恩天下,恩泽遍及鸟兽。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引用“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中国传统经典。“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出自《论语》,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体现了儒家尊重动物,反对过度猎杀的思想。“泽及草木”体现了儒家保护爱惜植物的道德思想。儒家的生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对草木,河流,池泽的保护和爱惜,也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儒家的生态思想主张天人合一。《论语》一书中就体现孔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3英译辨析
四字格结构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语言结构,具有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形式。四字结构形式凝练,整齐匀称,工整对仗,音韵方面具有节奏感。除此之外,四字结构表现力强,容易给读者或听者带来感染力。由于中英文两种语言在语法、表达习惯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四字结构的翻译具有一定的难度。植桑养蚕就是一个典型的汉语四字格结构,意思是栽种桑树,再用桑树叶来养殖蚕。英文可译为:Plant mulberry for silkworm breeding. 植桑养蚕结构紧凑,表达简洁明确。但翻译时英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所以可以采取拆分的方式将 “植桑”和 “养蚕”两层意思拆开了翻译,然后用介词 “for”连接两层意思。
例1. 原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译文: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progress come together to form an organic whole.—Quoted from Commit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例1的原文是一个包含了四个并列的四字格结构的排比句。整句话结构紧凑,工整对仗,具有节奏音律感,富有感染力。翻译过程中,首先从词汇层面,译者采取了词性转换的翻译方法将经济、政治、文明、社会等几个名词转换成了英语相对应的形容词,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通顺,具有可读性。其次从句法结构层面来讲,英语没有与原文相对应的四字格结构,所以将其转换成四个形容词并列做定语修饰progress的一个复杂的名词短语。这种译法虽然丢失了原文的形式和结构,但使用符合英语句法的结构,将内容忠实地再现给读者,符合翻译的忠实性原则。
例2. 原文: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译文:However, we must recognize the fact that China is still an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country with a scarcity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faces a long-term and arduous mission of afforestation and ecological improvement.
例2原文中用了四个四字格结构“缺林少绿,生态脆弱,植树造林,改善生态”,语言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极富表现力。例2译文最大的特点是语序的调整。
缺林少绿,生态脆弱在译文中语序颠倒译为an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country with a scarcity of forest resources。同样任重而道远从最后一个词调整到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之前a long-term and arduous mission of afforestation and ecological improvement。这样完全打破了原文对仗工整的四字结构,没有再现原文的语言形式和风格,而是以平白的语言风格从内容上接近译入语的读者,且译文语言流畅,信息表达清楚。
例3.原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译文:To promote ecological progress, we must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party's 18th national congress, and take 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an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s our guide.
三个代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字结构词汇,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其意为Three Represents。中国的读者都很熟悉三个代表的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英语的读者却不一定熟悉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所以从文化的传递角度来讲,译文没有完全忠实地将文化内容传递给译入语的读者。译者在这个四字结构的翻译中应采取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让英语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原文的意思。
泽及草木是具有儒家生态哲学思想的四字结构词语。“泽”字的意思是恩泽、仁慈,英文有多个相对应的意思,如favors, beneficence, kindness 或 benevolence。 “及”的意思是到达,延伸,英文可译为spread, reach down 或extend。
“草木”是古代汉语和诗词当中常用的意象,古人常用草木象征自然,寄托情感。杜甫的诗《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因战乱,时局动荡,与亲人骨肉离别时的感伤之情。诗中的意象“草木”,“花鸟”都被赋予了诗人伤感的心情。其中“城春草木深”一句,许渊冲将其译为In vernal town grass and weeds are overgrown.。这句诗中的“草木”采取意译的方法翻译为grass and weeds。Weeds指杂草,grass and weeds能够再现出诗中凄凉别离的意境。
在“泽及草木”的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原文的含义。泽及草木在儒家思想中体现的是对大自然的保护和珍惜,所以此处根据这个文化背景泽字可以为benevolence。 整个词语可译为“Benevolence extends even to grass and tree.”。这样翻译充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对词语文化内容和背景的了解需求。
4.小结
和谐共生是儒家的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部分,也为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养分。像植桑养蚕和泽及草木这样的典型的汉语四字格结构在汉语中国很常见。四字格结构具有结构整齐凝练,含义丰富,表现力强的特点。翻译时要考虑原文的内容,形式,也要考虑到文化的传递。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弃形式而取内容,以避免出现译文不明确,信息有歧义等问题。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应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能否获得信息明确的语言内容。在此基础上力求语言形式上的对应,并兼顾文化内容的传播。翻译行为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在翻译中, 只有正确地把握译文的文化语境的实质, 才能做到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传递。
参考文献
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Dan Sperber, 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lackwell, 2001
Eugene A.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
Miao Ju, Investig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the Translator, 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3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18
习近平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年
习近平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17年,第23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年
[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6页]
[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45页]
[ 作者简介:张春梅,天津外国语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西方译论,语用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