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谢晓丹
[导读] 文章在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角度审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力求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实现学生多元素养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找寻正确的阅读方向,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效果
        谢晓丹
        新疆和田县北京高级中学    新疆和田    848000
        摘要:文章在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角度审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力求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实现学生多元素养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找寻正确的阅读方向,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效果。以突破原有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旧模式,真正激活高中语文阅读课堂,落实语文阅读有效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对策
        阅读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考查学生的语言建构、情感感知、审美创造、人文情怀等多方面内容,能否进行有效阅读,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充分认识语文阅读的独特教育功能,在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探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以实现语文阅读有效教学。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念探析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所产生的新概念,具有具体性特征。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出了明确界定,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展的适应自身发展需要以及终身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将其具体到高中语文学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核心素养解剖为四个维度,即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修养。语文教师必须在深入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以其为方向落实语文教学。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对策
        1.立足阅读文本,有效建构运用语言
        阅读需要语言文字的积累做支撑,更需要个体的语言经验做理解。“字词成
句,句段成篇”。真正的走入文本,要求学生能够参透文本的字词组成;真正的理解文本,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文本的字词内涵。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效的建构语言,并基于阅读利用语言。教师可以开展“嚼文嚼字”、“多元讨论”、“以读促写”三个活动。
        (1)咬文嚼字:即通过带领学生剖析阅读文本的字词组成,领悟字词背后的内涵,掌握字词运用的独特魅力;
        (2)多元讨论:即通过带领学生就阅读文本的某一个段落、某一个句子,进行讨论剖析,在讨论之中把握语言的运用价值,让学生会说会用;
        (3)读写结合:即基于文本开展续写、仿写等多个写作练习活动,找准写与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读写结合之中,领悟语言,建构语言,应用语言。
        2.阅读问题提出,引导逻辑思维运转
        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关键要让学生主动思考、有效思考。

阅读问题的有效
提出恰好满足这一要求,能够“以问引思”,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运转起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梳理文章层次,“由浅入深”的走入文章。但问题的剔除不具备随意性,教师必须保证问题的层次性与深度,要遵循“跳一跳摘到桃子”的理念,结合文本提出可思考性问题,促进学生逻辑思维、阅读思维发展。
        (1)如在学习《老人与海》时,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
        通读文章,梳理文章脉络,把握小说节选部分五个回合的具体内容;
        通读文章,你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通读文章,桑迪亚哥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问题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便是深度阅读的过程,也是思维整理与运转的过程,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有着积极作用。
        3.多元情境创设,获得直觉审美情趣
        教师要注意创造多元化的阅读情境,可以是视频情境、动画情景,也可以是
语言情境、想象情境。无奈是那种情景,都是为了让语言文字“活”过来,让学生能够获得更直接、更准确的文字理解与情感掌握。这样学生的直觉审美情趣获得会更直接,对文章美的感知与美的享受不再停留于表面层次。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阅读文本,选择性的创设对应的情境。
        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文章多次描写到雪景,这也是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即环境描写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深入感受当时的场景,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对应的“雪中行图”,让学生以直接的角度观看故事情节,即“沧州遇旧知”、“买刀寻仇敌”、“接管草料场”、“杀敌山神庙”,从侧面感受环境描写的独特作用,从而获得直接的审美情绪,在视频情境的创设下深化学生的阅读学习理解。
        4.延伸阅读课堂,促进文化修养发展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上,学生的文化修养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教师应当学会教学延伸,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发展学生的文化修养。
        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搜索多个与“荷”相关的诗
句,让学生从多元多面的角度去认知“荷”;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资料的搜集,全面的认识廉颇与蔺相如,了解其时代背景、人物故事。这都能够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领悟文本、领悟文化,也能够实现阅读课堂的教学延伸,实现有效阅读教学。
        结束语:
        总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兼顾阅读效率以及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要从核心素养视角审视、设定语文阅读具体教学步骤。只有这样语文阅读的教育功能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才能从整体上促进学生诗意语文人格的形成,进而达到阅读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楚清.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文教资料,2019(08):45-46.
        [2]王向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20(05):205-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