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田兵 邢冕
[导读]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后,高中数学教学难度进一步提升,教学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田兵       邢冕
        临沂市教育局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后,高中数学教学难度进一步提升,教学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了提高师生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的适应度,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采取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的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而实现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将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要求不断调整的当下,高考制度改革逐步推进,但改革后高中数学教师的压力逐步提升。由于传统教育制度及教学方法较为陈旧,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人才培养需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以新高考政策为目标指向,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进而按照新教改的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标准的现代化人才。
        1.当前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教学模式缺乏科学性
        目前,部分高中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实效性不高,对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教学模式的科学性有待提升。在应试教学的影响,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大量刷题,对学生的数学公式及定理的理解及灵活利用关注度不高,要求学生背诵或套用公式,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强化。同时,教师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较为重视,却未对学生的情绪及学习状态有所关注,通常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未将自身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有效发挥出来。然而,对于数学学习来说,背诵及死记硬背并不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数学方法,将难以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而会使学生对晦涩难懂的数学学习更加抵触。
        1.2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高中数学中涵盖大量抽象且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创新不足,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难以提起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理解能力及运算能力提升效果不佳,因此,学生逐步厌倦数学学习,学习成绩也难以有效提升。在兴趣缺失的情况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并不积极,学习较为被动,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
        2.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2.1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与优化,提高对新高考的认知度
        现阶段,国家总体教学实力不断提升,师资力量也有所强化,同时教育部门更为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

在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应从教学理念的转变入手,加强对新高考改革内容的了解,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数学教学,明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之学习态度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引导学生共同交流与探讨数学知识,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意识进行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有效激发,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进而将新高考改革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成果。
        2.2加强课程内容的设计创新
        高考制度改革后,高中数学的课程内容与以往发生了较大转变,但教学中各教学模块的衔接度并不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吸收效果并不理想。基于这一情况,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根据学生的基础制定层次化与差异性的课程内容,确保不同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可显著提升。此外,教师应在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对教学工作进行辅助,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数学内容,在网络教育平台的支持下合理进行高中数学相关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与吸收数学知识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实践,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新高考背景下贯彻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2.3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高考的关键性科目之一,其理论性较强,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由于难以理解数学知识内容进而逐步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较为被动。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确保数学教学与高考改革的要求相契合,高中数学教师应从探究意识的培养及学习兴趣的激发两方面入手合理进行教学设计,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如,教师可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利用游戏的趣味性达到课堂气氛活跃的目的,进而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数学学习,在数学游戏中领悟数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降低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从心理建设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教师可充分利用数学思想,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数学教师可设置综合性数学题目,使学生通过解题对数学思想进行感知,如在几何体表面积求解时,教师可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分析母线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数学思维的运用,以使之数学思维得到锻炼与强化。
        2.4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同时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因此,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通常课程学习完成后学生仍未理解教学内容,因此,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科学技日益发展的当下,高中数学教师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与优化,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拓展,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几何”内容学习时,教师可引入微课教学模式或利用几何画板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同时,也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展开数学教学,进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性更高,参与度更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契机。面对这一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应深入了解高考改革的精髓,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与优化、提高对新高考的认知度、加强课程内容的设计创新、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目标,推动学生的综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玛央宗.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10):1.
[2]宋瑞红.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探[J].科学咨询,2019(44):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