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薇芝
湖南省长沙航天学校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学作为我们人类科学文明进步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世界各个领域角落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的学习事实上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则需从小学甚至幼儿阶段开始培养。
关键字: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渗秀与应用
引言:
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教学学习中的一种基础性思想,是用图形结合数字,由数字再结合图形来论证一个数学规律或数学公式的诞生过程,可以有效的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本质上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素养。从而学活数学,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一、当前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现状
(一)老师对数形结合教育思想意识淡薄
现阶段大多小学数学老师的教育思想仍然停留在应试的教学模式中,是以记背公式然后套用应试,而从本质上忽略了激发学习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当中都是以学生为被动式“喂食”教学模式,将数型结合教学只看作是一种附助工具,未意识到数型结合在新课改教育模式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本无法派上用场。
(二)未抓住小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和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体发育特点是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可看得见或摸得着的东西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如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是长加宽乖以2,老师如果只在黑板上画图推算时,一方面不见得有些同学会去认真的听讲,另一方面有少数部分会想象不到长和宽的空间位置,而老师如果在课堂上做一个手工长方形物体或玩具来演示讲解长方形周长或面积公式的推算,则相信全班同学都会聚精会神的听懂这节课。因此,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而言,一味的画图或抽象讲解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措施
(一)转变老师数型结合教育思想观念
当前大多小学数学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尚未形成数型结合的教学习惯,只有在遇难到一些疑难问题或老师自身认为较抽象的题目时,才会画图为学生讲解,或者使用图型结合的方法为学生讲解。但与此同时也说明了学生在课堂听课的专注度不高,导致学生在自主做题时,所学知识点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因此,如果再加深知识点的难度时,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会受到了阻碍。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听讲专注度,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自主性及积极性,老师可以在每节重要知识点课堂上采取数型结合的方法为学生一次性从点到面的讲解透彻,使学生做题时的思路畅通无阻。
(二)数型结合有利于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采取数型结合教学方法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说明具体,让学生的思路从抽象的思维空间进入一个眼睛看得见的实体事物上,由此,使学生彻底学懂该知识点内容,并且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在解题过程中对该知识点的所有题目迎刃而解。比如:“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最近”。但有部分同学则会想那为什么,但如果当老师将不同点分别用现实中的毛线弯曲放置和直线放置,然后再进行数据测量展示给学生看,由此,学生在无意间已将此概念牢记于心,并且使学生永远保持在一种快乐而有趣的学习氛围当中。当那些“小调皮”们喜欢上每节数学课时,相信老师和家长都难以阻止它们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数型结合教学法更有利于对复杂数学问题简单化
提及复杂数学问题,应用题则是小学阶段同学们心中的一大头痛问题,正因为应用题是一个较抽象的题目,因此导致大多同学无法找到对应的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如一瓶水,喝了3/5,还剩下150克,请问喝了多少克?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当看到一会分数一会数量,根本不知道该从哪找到突破口,此时,如果老师在平日里教会学生用图形结合思路的解题习惯时,学生自然而然则会用线段表示法将其分成5分,其中3/5用彩色标注为已喝,剩余的2份是150克,则每份是150/2=75克,那么3*75=225克。由此,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应用题则是小菜一碟。
(四)数型结合教学法有利于解决小学数学中的规律问题
小学阶段,在某种程度上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认知这个世界上事物的规律,而恰恰数型结合教学法有利于解决小学应用题当中的规律问题,如鸡兔同笼、植树等类型的应用题。如在50米的大路两旁种满树苗,需要两棵之间相隔5米,两端两边都要种满树苗,总共需要多少棵树苗?此时,老师就要教会学生用数型结合的方法,应用数学规律中的“隔数问题”,可以用画图示意,也可用假体教学模型当场讲解,50/5+1即可得每边所需种的树苗棵树,然后再乘以2即可。因此,数型结合教学法轻而易举的解决了数学规律问题。
三、结束语
数型结合教学法是数学教学学习中一种常见的方法,如老师能在教学中将此教育方法利用得当,弄懂数型结合法教学思想精髓,将大大的从本质上提升了数学教学质量,从而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芳芳.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探究[J].新课程(中), 2018(2).
[2] 王婷婷.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文渊(中学版),2019, 000(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