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的几点认识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周丽娜
[导读] 文化馆(站)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提高文化馆(站)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水平,是当前群文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周丽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化馆
        摘   要
        文化馆(站)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提高文化馆(站)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水平,是当前群文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将通过目前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点对这个课题的认识。
        关键词:
        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基本途径;文化品牌;艺术培训;文化权益。
        引言: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文化馆(站)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龙头,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体现政府导向和群众文化权利的主要阵地和主力军。文化馆(站)的性质、特征、功能、作用,决定了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当前文化馆发展的现状看,文化馆(站)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与社会发展水平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如何创新文化理念,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当前群文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1、当前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据有关数据统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有文化馆118个,根据全国第四次文化馆评估结果显示:上等级的79个,占总数的66.9%;还不达标的39个,占33.1%,其中,一级馆25个,占21.1%,二级馆17个,占14.4%,三级馆37个,占31.1%。乡镇(街办)综合文化站1168个,其中乡镇1021个,街道14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795个。
        1.1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人才匮乏
        在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基层文化馆出现了专业人才紧缺的现象。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民文化均等化,队伍建设是基础,人才资源是关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管理机制为首要任务,建立一支爱岗敬业、规模固定、创新力强且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有力保障。目前中小城市人才队伍建设的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多艺术人才都选择了收入较高、发展空间较大、发展机遇较多的大城市舞台,而边远地区的小城市则被他们忽略。个别文化馆(站)占编人员不少,但专业不精、在编不在岗等问题普遍存在。在博州,县市文化馆和文工团两块牌子、一班人马,依托文工团招募了一些新鲜血液,补充了一些年轻的群文工作力量,而州文化馆则存在新老更替及专业人员稀缺的现象,致使了文化活动难以高质量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员的水平与群众文化辅导的要求更是相差甚远。
        1.2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经费得不到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关系民生的重要任务,但是其建设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经济文化发展不协调,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当前群众得文化需求、文化队伍建设不足等。由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特殊性质,文化馆提供的文化服务之所以区别于市场提供的文化服务,就在于它的免费原则。文化馆的资源都是无条件的为当地群众提供服务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物价的增长与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是成正比的,要想搞活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对人员的基本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对活动的设计、包装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习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要发扬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各级文化馆(站)每年都会依托我国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接地气、受群众欢迎的群众文化活动,但不少乡(镇)文化站只能依靠上级部门下拨的免费开放专项资金来布局全年的文化活动,这作为全年群文活动的资金来源是远远不够的,这些问题就需要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和保障。


        1.3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目的没有明确
        在今天,全面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背景中仍然要以文化艺术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仍然要发挥好深入群众、吸引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核心功能,仍然要聚焦提升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精神文化素养。作为公共文化的服务者,我们必须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我们的服务必须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每个群文工作者都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好评,却往往事与愿违。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工作指导思想上缺乏“服务”的理念。不少同志往往喜欢用组织了多少场活动、获得多少奖项等数字来说明自己做的工作,但我们应当明白这样的道理,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经济发展主要靠数字说明问题,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主要靠人们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树立正确的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才是我们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
        2、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途径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着眼于人的素质提高,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逐渐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文化馆(站)工作也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提倡宏观管理、强化服务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基层文化管理者理论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使他们都掌握一技之长,努力培养一批懂文华、会经营、善管理,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基层公共文化管理者,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理念,对文化活动不仅有指导能力,而且还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是基层文化培训中的重中之重。这样,群文工作者才能真正起到文化服务的主导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以及制度体系,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基本属性。群众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广大群众的主动参与性。文化馆在开展工作时,应该确立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保证群众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我们“送文化”的同时,释放与回归群众的文化权利,激发起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自办文化,进而使其掌握并运用文化权利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服务。
        文化馆(站)可以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以满足当地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创新工作思路、广泛宣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鼓舞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创业热情; 文化阵地服务是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因此,搞好文化阵地服务也是文化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保障。
        3、对开展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的几点想法
        3.1精心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品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
        群众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群众性强、参与面广的特点。因此,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中,需要我们着力于挖掘本地方特色,全力打造推广文化活动品牌,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并逐渐形成系列。
        3.2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感染力
        文化馆的辅导工作涉及群众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完整体现,是搞活一个区域群众文化活动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通过实际行动来感染每一个群众,从而增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
        3.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群众始终处于主体位置。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根植在深厚的群众之中,让最广大的群众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惠。通过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放在首要位置,从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大格局。
        总之,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一个时期,通过我们不断的总结探索、推广成功的做法与经验,公共文化服务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实现途径学理论2009年01期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五个"功夫"上做文章求知2009年01期
        3.钟华.探析群众文化工作的地位与作用[J].总载.2009(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