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
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大连 116600
摘要:新文科背景下要如何建设实践教学“金课”,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保障新时代文科专业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大连艺术学院的原创音乐剧《追梦青春》通过以剧目为中心, 教、学、演一体化的形式,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校、社、团一体化的形式和以艺术实践教学树立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形式,创建具有“大艺”特色的实践教学开展路径,是在艺术类院校实践教学探索中的重大创举,也是通过艺术实践教学的形式贯彻“大思政”理念的精彩试航。
关键词:新文科 艺术类院校 教学实践 追梦青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为2035年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1]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2]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3]
新文科建设要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建设实践教学“金课”,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保障新时代文科专业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大连艺术学院的原创音乐剧《追梦青春》,以学生为主体,舞台为课堂,创新创业为动力,演出为路径,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为目标,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艺术教育的实践中,以舞台艺术形式展现高校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艺术类院校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应用型”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一、艺术院校实践教学内容
(一)课内实践教学
这项教学工作主要指的就是在专业教学计划中, 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明确, 从而更为全面的制定课程结构, 围绕课程中的知识吸收、思维引导等前提下开展设计工作, 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更为显著的提升。大连艺术学院以剧目为纽带,多方强化对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单位根据剧目制定了教学方案,并综合现阶段专业课程内容,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去完成作品的创作,在实现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的同时达到了实践教学之目的。学院董事长王贤俊在《追梦青春》动员大会和排练现场为全校师生多次作思政课内容的授课。各二级学院与专业课教师,围绕音乐剧的主题内容进行思政课程教育。为了参与排练的师生能深刻理解剧情内涵,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将舞台展现的延安精神、工匠精神、塞罕坝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作为教材内容,利用演员排练休息的时间,将思政课开到了排练现场。[4]
(二)课外实践教学
课外实践教学指的就是教学计划之外, 不局限在具体课程中, 而是应该将综合性和探索性实践工作作为核心环节, 从而在当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不断发挥创新精神, 为各项素质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比如,大连艺术学院开辟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等多种模式,除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学院师生们还到校企合作单位“永诚制衣服装有限公司”,进行工业电剪裁剪。把彼此独立的专业工作室发展成为集群式的大连艺术学院文化科技创意园,实现“教、学、创”一体化;通过建立校内企业生产性实践基地等方式,形成 “引企入教、促教融企”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近五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桃李杯”“金钟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政府或权威协会组织的比赛347次,获奖1193项,其中一等奖101项。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发挥对课堂教育的补充作用, 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也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新文科背景下艺术类院校实践教学开展路径。
新文科的崛起,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一极。近二十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普及化与广泛应用,文科教学改革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当中,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尤为明显。这些产业包括影视、数字艺术、数字设计、动画、现代策展、舞台艺术、现代广告、等等许多艺术类相关学科,这就要求这些产业的学科建设在与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艺术学、哲学、文学等传统文科交叉的基础上,还要与数字技术、区域经济地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工程等其他学科深度融合交叉发展。因此,新文科时代的到来,不是你愿不愿意,而是如何尽快架构。而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决策者的决策水平和师资力量的适变能力,是做好顶层设计的关键因素。
(一)以剧目为中心, 教、学、演一体化
所谓剧目教学,主要是一种以剧目为载体,把理论学习和排练演出融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它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最终总结出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在课程安排上也凸显了这一模式的特点,即上午主要安排剧目理论等知识内容的讲解,下午则倾向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更多地是安排排练,这样的安排和设置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剧目教学的地位。大连艺术学院提出了以“剧目教学为中心,演学结合”的艺术实践教学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舞蹈表演、音乐表演、影视表演、音乐剧等专业。学院坚持基础理论教学与剧目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三原则”,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连艺术学院《追梦青春》剧目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剧目教学和教、学、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艺术能力的提升和艺术素养的增强。他们普遍认为这种剧目实践教学与日常的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院依据剧目教学的内在要求,全面地实施了教学改革,剧目实践教学引领了教学改革,教学改革保证了演出的成功。
(二)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校、社、团一体化
1.举办、承办、组织各种演出,为社会提供精神食粮。“十年打基础,二十年出风采,三十年实现大艺梦。”大连艺术学院董事长王贤俊说,学院要通过剧目的实践,为青年的发展搭建大舞台,提供大平台,使他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大连艺术学院要不忘初心,继续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人才、服务社会,让更多学子成人,成才,成功。
《追梦·青春》是一部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以大学思政课社会实践为情节线索,以展现青春理想为主题的励志剧。该剧共分四幕故事,每一幕都有一位大学生作主角,通过他们的视角与情感展开剧情,进而展现具有时代主题意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几年间,大连艺术学院已经有五部大型剧目先后在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上演,台前幕后万余名师生参与,教师执教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大幅提高。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与科研并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双为”艺术实践教学特色逐渐显现。
2.建立文化艺术实践基地。民乐团、合唱团深入到本地区,将民乐、合唱艺术融入到学生的音乐课堂之中。
3.在本地区的街道、社区建立文化艺术实践基地,将文化艺术送到社区。
4.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文化艺术服务。2010年以来,大连艺术学院分别为辽宁省、大连市政府、金普新区等企事业单位提供文化艺术服务100场以上,取得了良好的信誉和效果。
5.与其他艺术团体合作。大连艺术学院与大连歌舞团、大连话剧团、大连杂技团、大连市戏剧创作室、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大连艺术展览馆、大连市艺术团体合作,拓宽文化艺术传播渠道,不断为学生拓宽实践的范围,提升专业能力。
(三)以艺术实践教学树立大思政育人体系。
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一样, 是艺术类大学生的必修课, 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的德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艺术院校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都要加强实践教学。正如2005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通知》中指出的那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思想政治理论通过艺术实践教学的形式来进行表达, 不仅可以增长大学生的见识和社会阅历, 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 还能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5]
大连艺术学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贤俊表示,“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艺术大学、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也是首要内容。树立大思政育人体系和艺术实践教学体系,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是学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特色。”《追梦·青春》是国内首部以思政课为主题的大型剧目。这部音乐剧紧密结合大连艺术学院学生的艺术专业特点,以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为线索展开剧情,讴歌时代精神,抒写青春梦想。大连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贤俊说:“这部原创音乐剧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从创作、排练到演出的过程就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说,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一次集体学习,思想政治工作司的全体党员到场观看,大家都深受感动。《追梦·青春》是一部高水平的原创音乐剧,站位高、时机好,形式新颖。它做到了理论和舆论的结合、文艺和文化结合、时代和年代结合、校内和校外结合、课上和课下结合、展演和展示结合。为推进高校的思政工作作出了贡献,也为我们下一步如何加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
在新文学背景下创作的《追梦青春》,是大连艺术学院在艺术类院校实践教学探索中的重大创举,也是对具有“大艺”特色的实践教学开展路径的完美诠释,同时也是通过艺术实践教学的形式贯彻“大思政”理念的精彩试航。
参考文献
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019.
一场新文科的尝试.北京日报.2019.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量、质共变" 加快促进新工科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
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以艺术实践教学树立大思政育人体系——大连艺术学院励志原创音乐剧《追梦·青春》引发强烈共鸣 /韩群 孙海涛.大连艺术学院.2019.
对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意义与方式的探究.王恩伟.吉林艺术学院基础部. 2012.1.27.
作者简介:孙丽(1982.1--),女,汉族,辽宁丹东人,副教授,学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