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一一构建语文精彩阅读课堂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潘勇华
[导读] 阅读教学,读是根本,它是学生对语文感受、品味、揣摩、领悟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
        潘勇华
        广西河池市罗城县第一小学  广西  河池  546400

        阅读教学,读是根本,它是学生对语文感受、品味、揣摩、领悟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朗读有助于思想的交流,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1 教师应创设情境,让每一位学生都热爱朗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朗读的意识,引导学生掌握语文朗读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朗读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字中静止的感情变为跳动的情感,既能了解作者说了什么,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把自己带进语文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感情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中“顶峰歼敌"这一片段时,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由教师引读,"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学生接着齐读“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通过这一片段的激情朗读,让学生感悟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在教学《掌声》时,可通过范读,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掌声的力量,友谊的力量!
2 学生通过层次的朗读训练,朗读技巧不断地提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朗读,让学生在多层次的朗读中,不断地去感悟、思考,从而提高语言审美能力。"课堂上我们组织孩子的朗读有多种形式。如有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师生读等。在教学一年级上册《14、荷叶圆圆》时,我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课文,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小动物们的快乐。在学习巜我是什么》的时候,学生的语速平平,没什么变化,于是,我让他们先观看课件,让他们深刻感觉到水有时候很温柔,有时候很暴躁。接着让孩子们再去朗读课文,这一次,他们一下子就读出了文本所要体现的价值,课堂气氛顿时"火"起来。
3 朗读之后,要及时评价
        朗读之后,要留读后评价的时间,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不仅能使优者更优,而且能较好地实施差异教学,让差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朗读教学中我经常毫不吝啬、毫不掩饰地将鼓励送给差生,鼓励他们大声读,大胆读,如:"今天你的朗读可真棒,把老师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境界!"“哇,原来你朗读的声音这么好听,你真行啊!"并以此鼓励更多学生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
        综上所述,采用以读书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语言,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