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潘珍华
[导读] 当前现代化技术在多数小学的应用只限于 PPT 和电子白板
        潘珍华
        45282419770913**** 广西  
        摘要:当前现代化技术在多数小学的应用只限于 PPT 和电子白板,虽然改变了以往板书教学的局限性,但是仍然无法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学要积极引进其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依靠网络技术获取大量的教学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课堂实际情况,快速的对课堂课件进行修改操作,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学
        1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是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传统语文课堂氛围充斥着严肃、紧张、乏味与刻板,这与小学生的活泼、思维活跃特质形成鲜明对比,可明显看出课堂教学氛围的突兀与不合理,这对于小学生学习及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而多媒体教学,轻而易举的将这种教学格局与教学氛围打破与重建,其本身的播放声音、呈现画面的优势,就足以让小学生产生观看与聆听兴趣,就足以调动小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与探究欲望、热情,课堂氛围可由最初的枯燥、乏味、严肃转变为生动、有趣、生机盎然,如果相关教师再对多媒体呈现与播放内容进行精心筛选和设计,那么,课堂氛围的转变将会更明显、更突出,无须教师的过多干涉和引导,自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利于小学生转变学习固有观念、发现学习魅力,对于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体现和培养学习兴趣有着较大益处,还可让小学生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可谓一举两得。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小学生难免遇到难点与重点,可能理解与掌握起来并不容易,这也会给教师造成困扰与教学障碍,传统课堂教学中,可能由教师的单一讲解来一点一点让学生认知、理解与吃透,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真正做到了难点与重点的攻克与掌握,学生理解出现偏差问题也是时常出现。而多媒体教学,则可很好避免这些问题,在难点与重点上可做到轻松突破,只因它具备听、视的双重优势。在难点上,教师可将难点一点一点拆分并在多媒体画面上呈现,比以往单纯的口头讲解来的形象、具体,可让小学生真正理解与吃透,进而攻克难点;在重点方面,教师可将重点知识进行精心设计并以生动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利于学生加强探究热情并按照教师的思路真正吃透与掌握,远比教师照搬课本内容来的有效。借助多媒体教学优势,小学生可带着热情与兴趣参与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小学生学习则会更扎实,利于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进一步培养。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出现代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及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拓,而信息技术应用也可以明确教师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地位,进而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增强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促进学生探索和解决更为深奥的问题。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引入教学中,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得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其中,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之一便是学校的信息环境不完善使得教学不能有效地开展,为此,要加强学校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构建完备的信息教学资源库,增强学校的网络建设并强化对网络的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管控。学校还要加大对信息化教学的投入,保证教学的正常有序开展。首先,要满足学生基本的教学设备需求;其次,信息技术教学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开展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例如,学校可以为学生购置较为充足的信息技术设备并引进一些专业的信息化教学师资,加强学校的信息化队伍建设,促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


        3将微课引入小学语文教学
        3.1利用微课设计阅读教学课后评价机制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可以在阅读教学环节引入微课,还可以利用微课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及其情感,并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及时予以评价。教师在上完每一节微课后,都要设计“微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语文阅读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进行部编版教材五年级《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观看威尼斯的建筑设计、风土人情等,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并在教学结束后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如“说一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说一说小艇有哪些特点,再体会加点部分的好处”“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你一天生活的情景,和同学交流”等。通过这些问题,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增强,阅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3.2利用微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到学校生活,很难真正静下心来学习。而且,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与其说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机会,倒不如说是为学生聊天、打闹创造了机会。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微课小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之前,要先让学生以语文学习小组为单位预习这两首古诗,要求他们通过预习知道这两首古诗中每个字的正确读音,并了解这两首古诗的作者的一些背景信息。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语文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预习时,播放了一个微课小视频。这个微课小视频的内容主要是明确这两首古诗中一些比较难读的字的读音,还对其作者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观看这个小视频,学生能正确地读出这两首古诗,并获得对这两首古诗的作者的大致了解。这样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3.3精心制作微视频,升华教学情感和意境
        微视频是教师制作网络课程最为常用的工具,小学语文教师要自主制作微视频,升华课文背后隐藏的情感和意境,打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例如,教师在教授《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这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散文,文中辞藻优美,修辞手法多变,描绘了美丽的秋天雨景。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描写秋雨声音、形象等的优美语句,制作优美的微视频,展现秋雨动听、有节奏的声音:推开了秋天的大门,像一支画笔为大地增添了色彩,金黄的银杏叶、火红的枫叶;藏着丰收的喜讯,挂满枝头的苹果等。教师利用微视频展现秋雨的声音、色彩、喜悦等,让学生联想自己见过的秋雨,开始欣赏自己经常忽略的秋雨,懂得欣赏秋雨的美,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善于挖掘生活之美的好习惯。美妙的微视频诠释了文字无法表达出的美,让学生仿佛置身在一场秋雨之中,渲染了秋雨带来的美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再一次升华课文主题,让语文课堂更加富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结语
        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可以合理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推广和使用网络课程,深度解读课本,精心筛选网络课程素材,制作优质的微视频、多媒体课件等,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并且,语文教师要深化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与网络课程教学,布置亲子作业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增进亲子、家校交流的同时,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课下学习,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小学语文网络课程。
        参考文献
        [1] 董彬芳.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课外语文,2018(1):80.
        [2] 魏丽媛.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 艺术科技 ,2019,32(08):196+198.
        [3] 王小红.基于微课的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0):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