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吉家岭
[导读] 经济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前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在较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当前众多行业的建设。
        吉家岭
        海南省东方市感城中心学校  海南东方  572623
        摘要:经济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前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在较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当前众多行业的建设。教育在社会建设以及国家发展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推动教育发展更是当前关注的热点。在小学教育工作中,语文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内容,受到较多的关注,语文知识素养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就在不断的深入进行,从引导学生从基础的字词识别,到阅读理解等,都在有效的提升学生自身语文知识素养。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语文教学深入进行,为更好的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就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问题,因此,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该方面内容,对我国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进行介绍,对其高效课堂构建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学;语文;高效;分析
        前言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小学阶段就应当进行科学培养,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以及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其重要性而言,是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但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自身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于语文学习接受能力较弱,职能进行基础性学习,例如识字、默写、造句等,对于阅读也只能涉及相对较短以及较为简单的内容,这对于学生六年的学习生活来说,就可能会由于重复的学习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对此,就需要研究者及一线工作者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高效课堂的应用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也使得原本单调的课堂生动起来,在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学生角度出发,探索学习乐趣,从而更能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1.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概述
        小学语文教学是根据学生自身发展进行制定的学习内容,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语文学习不仅是单门课程的学习,同时也与其他课程之间以及学生自身发展之间有着较多的交叉,因此,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是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其提升能力,自主学习,而这在传统教学中就存在较多的问题,对此,高效课堂的构建就尤其独特之处。高校课堂是针对学生自身发展特点进行的,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能力等方面内容的引导,从而提升学生自身能力,引导其提升学习主动性。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探索自身兴趣所在,从兴趣出发学习知识。因此,这就表明,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育工作者倾入更多的心血,更加充分的了解学生需要,更多的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学生热爱、学生需要的课堂。
        2.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教育技术的支持下,课堂教学越来越多的融入现代技术手段,实现课堂与教学技术的多方面融合,例如,在当前的STEAM教学模式中,就对现有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有效的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但针对实际而言,高效课堂的构建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于课堂教学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都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需要了解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科学技术应用方面,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大多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这也为高校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但对于部分教师来说,由于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对技术手段应用不熟练,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影响学生的课堂体验;然后是教师对于该方面内容的重视程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高校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并将其有效应用与实际中,这样才能更好将其作用发挥出来,但就部分教师而言,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也就不能有效达到预期效果;然后是由于对于部分教师以及学校仍存在应试教育等观念,在学生教学中施加任务过多,导致部分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形式化较重;最后是在氛围创建方面,教师不注重教师内部以及课堂教学中的氛围营造,忽视该方面内容对学生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发展。


        3.完善措施
        3.1创设情境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中,学生学习氛围的建设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情境的创设,对于完善高校课堂建设有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在讲授小学六年级人教版《山中访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班级内部的黑板报等形式,在课程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行黑板报的设计以及班级内部的设计等,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更好的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
        3.2鼓励“质疑”
        质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以及自身的思考与想法,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建设与发展[2]。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身想法,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但“质疑”并不是学生自己胡乱思考,而是在一定的教学背景下,由教师进行引导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教师可通过在布置课后预习作业时提出思考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詹天佑》一课中,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詹天佑克服困难依靠了什么样的动力,这样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探索学习。
        3.3激发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法宝,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自身能力相对较弱,有兴趣的引导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并且,小学阶段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程度更高,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引导,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学习中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如多媒体等的应用,先引导学生观看各地风貌,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土地的独特魅力,然后在引导其开始学习,从而不仅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课程内容,还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3.4引导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应当更多的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作为引领者,应当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发展出来的,主要是通过小组内部学生探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3]。例如,在讲授《匆匆》一课时,教师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先让学生谈论“一分钟可以完成什么事”,在小组发言后,然后在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对时间的了解的基础上,探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念时间珍贵,珍惜时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学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高效课堂构建,能够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因此,相关研究者仍需在该方面给予关注,不断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游美淑.?如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构建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36+142.
        [2]刘维梅.?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46-47.
        [3]王静.?浅析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如何让课堂更高效[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117+121.
        
作者简介:吉家岭,男,1980年10月,民族:汉族,籍贯:海南省  东方市人,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