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 安徽省 淮北市 235025
摘要: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要的技术手段。微课是基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教学方法,能够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增强教育互动性、针对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自学成才,反复观看,提高知识理解深度。考虑到种种,微课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为例,分析微课的使用策略和方法。立足微课使用优势与重要性,找到最佳的使用契机和条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语文素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微课教学
前言:现代教育背景下,人们开发了许多种教育模式,其中的微课教学是一种趣味性十足的现代教育方法。其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对课堂空间、时间的束缚与限制。微课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容,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设备获取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随时随地学习,学生有了良好学习环境与条件。微课本身的短小精整特点,与当代学生特点契合,满足了学生对未知内容的探索兴趣,体现了学生的动态学习性格特点。小学语文课堂本身有着很丰富的内容,阅读是最基础的部分。阅读教育使用微课技术,实现了传统课堂与现代课堂的融合,可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的微课使用重要性
在科技发展和推动下,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微课是现代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微课实现了对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视频教学模式,使用网络驱动,完成了课程资源的压缩、整合。配合上思维导图,往往可以带给学生非常奇妙的学习感受,加深学生知识印象与知识理解。微课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1]。学生随时随地可以使用移动设备观看微课视频,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阅读教育是小学语文中最重要的部分,阅读教育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之外,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将语文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技能。可以看得出,阅读是语文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2]。阅读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感悟,积累知识,提升文学素养和见解的重要课程。语文阅读教育与微课教学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赋予语文教育趣味性与艺术性魅力。小学语文阅读教育需要教师重视微课互动,强调教育内容针对性,助力学生深化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教育效率和语文教育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的微课使用
(一)课前导入活跃气氛
在阅读教学中,课堂导入是很重要的部分与内容。正所谓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趣味性导课可以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与目光。此外课前导入合格与否关系到教师能否准确揭示本节课教学的主题内容[3]。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之前,靠着教师的导课环节,提前了解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下,学生顺利完成了知识学习,与教师保持了密切交流。高涨的情绪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条件,提高了阅读课堂教育效果。
比如在教师讲解《桂花雨》一课的时候,教学目标包括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与缕清文章主次,说清楚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用想象的方式进入课文情境,体验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先行将微课交给学生,跟学生介绍作家的背景、创作条件、故事大概内容。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微课了解了作者是台湾的女作家琦君,童年时代生活在温州市,后来前往台湾,并在台湾安家,也明白了作者这篇课文是用桂花雨作为载体寄托自己对于故乡的感情。学生有了这样的铺垫,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传达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学前,教师还可以用微课的方法渲染情境,也就是在课堂上播放桂花飘落的场景。原本没有见过桂花飘落的学生被此时美妙的场景所吸引,学生陶醉与沉迷其中,注意力被课件牢牢吸引。学生一边观赏,一边讨论,注意力和思绪投入课堂,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有效性。
(二)创建情境激发兴趣
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没有成熟的心智,所以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长时间集中自己的课堂注意力,参与到课堂问题分析与交流。微课有着短小精悍与形式多样的特征,这样的优势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自学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合理设置微课教学场景,让学生在自学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微课情境可以激发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畅所欲言展现学生课堂想象力,完成阅读教育活动。
如学习《蝙蝠和雷达》的时候,许多学生没有见过蝙蝠,所以不了解蝙蝠特点。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微课展示蝙蝠飞行的画面,介绍为什么蝙蝠在黑暗中同样可以飞行。此时学生了解了原来蝙蝠有这么厉害的本领,帮助学生掌握了超声波特征和原理。随后教师使用微课介绍雷达和蝙蝠的相同之处。学生感受与理解了其中的神秘之处。最后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或分段朗读课文,就可以让学生顺利进入情境,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学习。
(三)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我国新课标持续性深入改革中,如今学生已经渐渐成为了学习的中心点。教师需要体现自己的教育引导者、组织者、教学者作用。语文教育不仅要灌输语文知识,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形成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阅读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知识。对此,教师可以用录制微课的方法,准备微课学习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在单元学习、学科学习中,消化与理解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选择性与自主性,体现个性化学习的价值和作用。
比如在学习《草原》一课的时候,阅读文章中,教师就可以使用微课将文章变成框架结构,如同思维导图一样。随后让学生在文本上绘制出框架示意图。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理解了文章的总分写法,把握了文章内容,明白了文章结构中,草原下面是风景、人文等特性。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集思广益学习,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教育效果。
结语:现代教育需要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微课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凭借着短小精整特点,为语文阅读教育提供了非常全面的支持与帮助。教师需要重视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够把握阅读内容知识联系,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汪婧.基于整本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77.
[2]朱蔚华.基于线上教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78.
[3]莫伦概.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