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陈冬雨
[导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模式的良好使用对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陈冬雨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狮石学校 广东揭阳 515200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模式的良好使用对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采取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充分提升数学教学开展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传统学习模式下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现阶段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模式对数学教学开展的积极作用,通过良好的利用,促使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地开展。对于实践应用不良的问题,教师应该从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方式进行深入的思考,为学生实现高效的数学学习提供支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实施效果
引言
        基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特点,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切实满足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切实地提升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效果,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课堂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因此,良好的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基于这一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进行良好的思考,促使其良好地使用在数学教学当中,为学生高效学习数学提供支持。
1提高对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视
        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开展良好的合作学习具有很大的鼓励,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我独立想法,因此,通过合作学习模式良好的开展能够帮助数学教学得以良好开展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团结力量。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合作学习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形式性地开展教学。由此,想要在数学教学中高效地使用合作学习模式,需要从正确的认识,切实地重视开始。教师和学生要统一对合作学习模式的认识,切实地认识到其对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的自身素养对合作学习的良好开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对自身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进行重新认识。尤其是在合作学习当中,教师充当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主要还是以学生在合作中开展的学习为主。例如,教师在完成基本的知识点介绍之后,让学生针对该知识展开相应的探讨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认识到,不要主导学生探讨学习的方向。但是教师需要在下面流动走动,对学生不理解或者认识有偏差的地方,教师可以给出自己的意见。结束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与之前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学生就能够总结出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会更好,进而逐渐对合作学习更重视。
2科学搭配数学学习小组
        开展良好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是科学搭配学习小组,只有在良好的学习小组之上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之前,应该对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为科学搭配小组提供支持。教师需要注意,在人员搭配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不能处在同一层次,这样对于学生之间实现良好学习,互相补充是很不利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推动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进步,弥补学习能力比较强学生的不足。

从而减少班级学生学习水平两极化发展的情况,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实现相应的进步发展。除此之外,小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定期地按照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组成新的组合。让学生在小组中具有明确的定位,并且实现更高的发展。例如,教师在完成数学知识教学之后,让小组进行思考讨论。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首先小组里会有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他们一定程度上是要引导小组学习方向的,因为其具备开展有条理的数学学习的能力。而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可以在这个过程补充一些基础知识或者提供新的学习思路。通过深入的讨论,学生实现良好的学习,对于自己不足的地方能够从其他同学传达出来的思路实现良好的补充。教师对于当前这个组合学习开展进行监督观察,对于已经不具备相互补充的小组,说明小组学生已经逐步达到一个学习层次,教师就可以将其打散,根据其发展情况与其他组合进行调整。
3提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与传统学习方法最为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学生开展学习的形式,传统形式下,学生开展交流的对象是教师,并且更多是教师在讲,而学生只是接受,缺乏输出。而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之间针对数学内容展开良好的交流探讨,而属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之间交流会更多,更有效。因此,教师在完成一些核心内容的讲解之后,没有必要将该部分的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细化的介绍,要给学生留出开展小组探讨的余地,促使学生能够进行积极探索,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小组内实现良好的探讨,促使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具有切实的进步。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在完成数学知识探索的学生与其他小组展开积极的交流,根据自身所得出的核心要点与对方进行交互探讨,从而拓展思考方向。通过这个过程的不断训练,促使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模式逐渐掌握正确的使用方式,将其良好有效地利用在数学学习当中,促使学生实现真正的进步。例如,教师在开展“三角形”知识教学时,教师完成核心要点的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可以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完成交流学习之后,让小组选出一个代表人对合作探讨的结果进行阐述。比如学生针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会延伸到四边形的内角和,对于其边,角组成会展开深入的探讨。通过让学生自己主导小组学习的节奏,提出相应问题并解答,从而促使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
结语
        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教学开展的效率和质量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合作学习模式是良好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对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形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将其良好地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切实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学生实现高效学习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谢永源.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36)
[2] 张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J].  黑河教育. 2019(03)
[3] 黄忠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黑河教育. 2019(03)
[4] 俞慧红.刍议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17(92)
作者简介:陈冬雨,1981年7,男,汉族,本科,中学数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狮石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