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创新方式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常莉)
[导读] 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常莉)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天润小学 441199
        摘要: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点相比其他学科比较抽象化和复杂化,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整体教学的质量,所以,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就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创新方式展开以下分析,希望所提出的观点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创新方式
        前言: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差,并不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点也不能快速的记忆,这将直接影响其综合成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再进行知识点讲解时应创新自身教学方式,要运用多种模式来摆脱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以此来推动整体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序展开,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成绩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最重要的是可以为其未来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且为教育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传统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以文本式讲解方式为主,而这种方式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够促使他们主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探讨,所以,要想获得最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小学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首先,应认识的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中心人物,要将课堂的权力交到他们的手中,使其能够畅所欲言且无拘无束的学习,同时也要树立教学开放观念,这样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并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将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应将课堂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主动对相关知识点探讨,进一步凸显课堂主体地位,当然也要适当的给予指点,这样一来,既可以获得最理想化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为后续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创下良好条件,使其能够将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点,快速的记忆并灵活运用起来[1]。
        二、巧用多媒体授课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设备也成为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本身就包含着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本身数学知识点就比较抽象化和复杂化,单纯依靠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简化知识点,再加上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性,只会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所以小学教师教学中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来授课,进一步将抽象化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吃力,反而觉得简单易懂,充分的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也可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和灵活性,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成绩以及知识运用能力[2]。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快速记忆,当然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加速对人民币的记忆,有效提高数学学习自信心,使他们领悟到数学知识中的奥妙之处。待其阐述观点结束之后也要给予赞美和评价,不断提高其数学学习自信心,最后,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价值,且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
        三、鼓励学生自主交流
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就会使学生的话语权被剥夺,造成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久而久之,只会使问题越积越多,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新课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学中必须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要改变以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状,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交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一步将其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其中自主交流是拉近学生彼此距离的一种方式,通过相互协作、相互沟通能够快速突破重难点知识,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本身不同学生的学习思路就存在差异,有的人思路比较清晰,而有的人则不能快速掌握学习方法,所以通过自主交流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而提高合作意识且领悟到数学知识之间的严密性以及逻辑性。例如,在学习《找规律》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交流,主动对此内容进行实践操作与研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与研究,可以快速掌握数学知识中所体现的逻辑性,进而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推动数学教学活动有序展开。
        四、联系实际生活教学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往往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可以说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3]。因此为了弥补传统教学上的不足,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应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教育指导,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与物,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奥妙。同时联系实际生活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其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为其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比如,小明和姐姐去超市买生活用品,一条毛巾5元,1一块肥皂3元,而自己又买了玩具花了30元,结账的时候姐姐给了收银员50块钱,问:一共花了多少钱?应该找多少钱?这种问题本身就具有启发性,再加上与实际生活相关联,更容易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如此一来,能够积极的去计算,最终获得最正确的答案。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课程,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基础学科,而要想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同时也要灵活运用多媒体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最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生活授课,以此来引发学生思考,这对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叶秀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创新思路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58-159.
[2]牛晓芳.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93.
[3]杨松.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6(17):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