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拓展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曾波
[导读] 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曾波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侨城小学  山东 淄博  255086
        摘要: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
关键词:数学拓展活动策略思维训练
        一、小学数学拓展活动课程研究的意义
        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而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受到社会和家长因素的影响,往往教师不太敢去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呈现形式做大的改动。这样极大地制约了数学教师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越来越走入一种误区。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其他学科都搞得轰轰烈烈,唯有数学学科是雷声大雨点小。因此根据我校实际,我们觉得数学拓展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打破这种桎梏,在数学学科领域取得突破的一条捷径。在参考了其他学校的一些做法之后,我们发现目前许多学校在推行数学类拓展型课程中存在着种种弊端:①学校缺乏对数学拓展活动课的合理管理和对上数学拓展活动课的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老师对教材有较强的依赖性,数学拓展活动课程开发能力不足。②缺乏科学、系统地适合现阶段开设的数学类活动课程的活动内容(教材),使活动质量难以保证。③活动形式单一,并存在严重的学科化倾向,只重视知识,轻视实践,从根本上背离了活动课程的宗旨等。
        二、小学数学拓展活动课程开发的内容
        如何选择内容,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这是进行拓展活动课程开发的前提。首先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孩子的年龄特点确定开发内容的重点方向,并多次进交流研讨,在研讨的过程中进行头脑风暴逐渐达成了共识。把数学拓展活动课程内容放在生活的世界里考虑,牢固树立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活动课范围的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我们把游戏引入拓展活动课中,火柴棒、二十四点、色子、魔方、七巧板、象棋……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奥秘。于是我们有了《有趣的七巧板》、《令人着急的扑克纸牌》《不同类型的骨牌》《火柴棒与算式》《有趣的二十四点》《棋盘上奥秘》等拓展活动的课程。另外数学与艺术的结合,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数学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通过数学也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我们还开发出了《拼出美丽的春天》《会说话的图形》。
        数学是生活,是艺术,也是故事,是问题,是历史……因此在制定学生的活动课程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在数学拓展活动课上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如我们配合教材的知识点《年月日》设计了一节叫《走进年月日》的拓展活动课。在这节课上学生掌握了年月日的由来,划分以及不同的年历的规定,阴历和阳历是怎么回事。并且我们还涉及了一个环节假如让你穿越到别的年份,你能否改变历史,如果能改变历史,你准备怎样设计当时的年历。这节课就涉及了历史,天文,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这一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今后再进行开发时的基本原则主要围绕这些方面来进行1、生活中的数学。2、生产中的数学。3、科学技术中的数学。  4、与各学科相关的数学。5、智力活动中的数学。


        三、小学数学拓展活动课程开发的策略
        (1).理论学习。在进行拓展课程开发前,我们从多渠道进行研究探讨这类课程开发的可行性。我们首先更深入的研究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另外,人本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帮助教师拓展学习空间,建立一个开放式的教育系统,促进人的智能全面发展,拓展式校本课程,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提供更多更好平台,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科素养,培养创新精神。这些理念为我校有效实施数学拓展类校本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2).专家引领:理论学习是必要的,但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还要有人架起这座桥梁。为此,学校也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了几位专家来我校给我们的研究和开发进行指导。先后聘请了山东师范大学的赵建民教授还有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的陈大伟教授到我校,与数学组的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关于如何进行数学拓展课程的开发,两位教授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指导。我们每位教师也把自己的困惑与专家进了交流。特别是在开发过程中,我们每位老师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内容的选择。各位专家从理论到实践帮我们进行分析,拓展课程的开发的目的以及背景。进一步延伸出在这一背景之下进行内容的设置。
        另外为了让每位教师真正上好每一节拓展活动课程,两位教授深入我们的课堂进行了指导,比如周小燕老师的《年月日》这节课,赵建民教授就亲自聆听并在课后进行点评。使我们每位老师对今后自己怎样上好这样的活动课程找到了方向。还有陈大伟教授也对田老师的课进行指导点评,从中我们都受益匪浅。
(3).实践检验
        我们在开发过程中采取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通过这几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逐渐摸索到了一点经验,也逐渐形成了数学学科并与教材相联系的数学拓展活动的校本课程《拓展思维》。但总体来看这些课程依然比较粗糙有待深加工。因此我们确定了一个原则就是:我们的活动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学期每位任课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再开发,确定一到两个新的开发方案进行整理,在学期末经过大家的研讨之后充实到活动课程中。
        另外我们在选择活动形式时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去操作,去实践,去交流,去合作的形式。每种活动形式都要能反映活动课的特征。一般有:(一)实践操作课,配合教材制作教、学具进行操作测量活动。(二)小课题研究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课题研究,如:一张纸有多厚?(三)交流探索课,通过教师出示一个问题,同学们进行交流探索,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平台进行。
        四、小学数学拓展活动课程的成果与反思
        通过这几年的大家努力,每位老师都收获很大。特别是教师层面,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课放任自流,甚至改成纯数学练习课的现状。学生层面,由于这样的活动课程的开展,学生都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生活的世界,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一)、由于学识和水平的限制我们的开发水平还有待提高。(二)、大班额下的课堂实践教学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三)、继续进行研究,使我们的课程建设的更有特色。(四)、后续开发的动力,我们准备把这一项目申请为区级小课题,争取学校的大力支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