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琳
四川省泸县太伏镇中心幼儿园,646121
摘 要:每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由懵懂的幼儿时期到自主研究学问的阶段,其中幼儿时期是思想启蒙阶段,孩子们思想意识的转换受外界影响很大。作为幼儿来说,家是思想启蒙的起点,父母是孩子老师,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身体成长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幼儿作为祖国的花朵,身上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在当下的教育中如何有效进行家校合作,使幼儿教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是老师们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正文将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研究与分析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乐园,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有义务也有责任在对孩子们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做好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当前我国教育有关部门也指出:在学生教学活动中要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教育以及思想意识的教育,为祖国培养出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以及健康开朗心理的新青年。做好孩子们心理健康工作,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港湾,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但由于目前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在孩子的教育中更多的关注点在孩子的学习上,对于孩子心理教育是不够的。所以,幼儿阶段进行家校合作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以及当下素质教育的需要
幼儿时期的思想启蒙非常重要,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如今在我国学生教育事业中,学生科学文化的学习与心理素质发展是并重的。并且国家越来越注重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作为指引者的老师责任重大,尤其是在幼儿时期,老师有义务在日常学习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引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家校合作的具体概念以及可行性分析
2.1 家校合作概念
家校合作是目前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很常见而且效果非常明显的教学方式,是由学校教育工作与学生家庭教育相结合方式进行的,目的就是发挥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优势以及家庭环境氛围和父母情感教育的优势。
2.2幼儿园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家校合作教学模式可行性分析
(1)学校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教学资源匮乏且教学内容单一
我国很多的幼儿园都存在教育理念问题,尤其是对于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很多学校在学生心理教育上的投入过少,教学内容无趣,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更营造不了心理教育外环境,从而就达不到心理教学效果。现如今,我国不断倡导多元教育,多元发展的教学理念,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家庭与校园合作的模式,可以整合多方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是国家倡导、学校以及父母共同期待的结果
目前我国在学生教育方面努力倡导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共同发展,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身体以及心理方面的素质,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幼儿园家校合作教学模式是国家倡导、学校和家长共同期待的结果学校可以提供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弥补家庭教育所没有的网络资源优势以及学校内部的学习环境;而家庭有着独特的生活氛围以及父母情感上的关心,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学生心理成长很有帮助。往往老师与家长之间有效的沟通对于发现并解决孩子心理上的问题、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3.开展家校合作的具体方法
3.1借助网络开展区域教学,增加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与孩子共同参加区域活动,这和家长会的形式类似。在活动中与孩子近距离接触,观察的活动状态、情绪,或者通过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来观察孩子的心理情况。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就相当于观察孩子们上课时的状态。老师和家长之间多增加沟通,尽量减少在孩子教育上的问题盲区,共同协商适合双方的教育方案,以此来促进孩子们心理教育工作的进行。比如说,开展关于“孩子懂事的一瞬间”主题的家长交流会,让家长们回忆自己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在哪一瞬间让自己感觉到孩子心理上成长了,这不但可以让家长们发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自己孩子身上独特的优点,而且还可以让家长、老师和其他学生对这个孩子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有助于孩子今后在学校以及在家庭当中的成长。
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与文化教学不同,需要更加从全新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同时这对于学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需要全面了解孩子们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还要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还需要专业心理人士进行指导以及硬件设施。
3.2设置关于“千师进万家”家校工作室
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家校合作”工作室,其主要目的就是让老师通过倾听家长意见帮助家长成长,提高家长的素质教育,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学校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工作任务中来,认真听取每位家长对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意见,邀请他们一起见证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出谋划策。当然,“家校合作”工作室的任务还包括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让家长在一定的约束下行动,做好“家校合作”这一教学方式的管理工作,共同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
4. 结束语:
综上可见,心理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应该重视起孩子心理的发展,不光是上述的家校合作模式,还应该积极采取多种师生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辉,王亚菲.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合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282?
[2]郭佳佳.基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家校合作优化[J].新智慧,2020(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