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 刘笑笑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刘笑笑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中学 4766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这直接关乎其未来学习与发展,所以新课改革的提出对学生来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积极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加以探讨,也总结出几点可行的对策,希望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帮助,以及推动整体教学活动顺利有序展开。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前言:
目前,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与低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倘若积极性不高,是很难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因此,为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必须要采取科学措施来优化教学活动,这对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其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此一来,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希望以下所提出的观点能够为相关教师提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大部分以教师为主,学生往往没有话语权,这样就会使得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提高,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人员,必须要凸显其课堂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获得最理想化的教学效果,所以,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学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首先,应激励并尊重学生多样性的思维方式,由于不同学生学习习惯存在差异,这更加需要尊重并公平公正对待他们,促使他们敢于大胆的阐述个人观点,这对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可以说数学知识往往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1]。例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知识点时,要改变以往机械式的教育指导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且掌握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要传授他们正确且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营,为其后续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积极整合课程内容
为进一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数学教师日常教学中还应当积极整合课程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创新结构体系,这对加深知识点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身数学知识点就比较抽象化和复杂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可以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来培养其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学知识相比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整合课程内容能够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也有助于横向发展逆向思维以及推理能力,并将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起来,进一步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应打破原来按照学科逻辑结构划分知识体系的现状,应结合学生状况以及教材内容创新课程结构体系,引导他们深入挖掘与有理数知识点,从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大幅度提高创新意识以及应用意识,以及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三、加强自主探究引导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策略,应不断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引导,使他们能够主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研究与分析,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通过研究掌握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领悟数学学科的奥妙之处。本身数学知识就比较抽象化和复杂化,单纯依靠课本学生并不能够快速掌握重难点知识,这就需要通过自主探究来加深知识点记忆,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操作学习机会,这对其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提升都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应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讨学习,当然自身也要参与到其中,适当的时候给予指点和帮助,使他们掌握数学本质并收获更多的知识。此外,也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课堂作业,让他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独立完成,进而提高学生处理问题能力,且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开展实践操作活动
数学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单纯依靠文本式讲解学生不能快速掌握重点,所以,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还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操作中来。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可以借助此特点来展开教学指导,并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操作引导。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学生拥有操作的机会,才能够提高其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比如,在讲解《平移》知识点时,教师可借助形式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所转变,这样所获得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也可以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提升教育价值,以及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
        五、优化活动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科学性与否也关乎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必须要确保活动评价方式的科学性,比如,可以采取口头激励的评价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信心,使其更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对培养其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也非常有益。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眼神,都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当然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优化教学活动,合作学习不仅可以给予学生一个自我展示和锻炼的机会,也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3]。比如,在讲解《平方根》完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对其进行科学评价,而学生通过评价也可以掌握自身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且提高整体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由于知识点的抽象化和复杂化,在实际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所以,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且整合课程内容,也要加强自主探究引导,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最重要的是要优化活动的评价方,最后,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且提高综合成绩。
        参考文献:
[1]吴彩凤.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华夏教师,2020(10):8-9.
[2]孔德茂.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5):102.
[3]吴素俊.试谈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36):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