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郭继敏
[导读]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郭继敏
        湖北省仙桃市沔阳小学    433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由于数学这一门学科具有抽象性以及思维性特征,因此作为教师不仅仅引导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应当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方式;培养

        数学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时产生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灵活思考和分析数学知识,并且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涵,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设计过于简单
        当前,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思维方面发展仍然不是很成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教师引导才能够不断拓展思维能力。但是,当前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学环节都过于简单,没有开放性,这就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不到发展,不能够进行大胆思索。对此,教师就需要基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方式,以此增强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1]。
(二)师生互动较为单一
        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育理念较为传统。对于课堂的知识传授只是基于书本,没有进一步落实开放性课堂。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这一课时,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利用书本上的图案来寻找相应的答案。这种方法较为传统,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方式,还有的教师会通过提问来在课堂上融入知识点或者以故事的形式介绍知识点。但是,这对于课堂上的互动环节较少,难以构建合理的教学情景,让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三)缺乏系统教学理念
        当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教学理念构建,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来进行,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理念。对此,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系统教学理念的创设偏离教学主题。其次,难以确保系统教学理念构建成功。再者,也不能够验证教学方式是否能够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
(一)创设活动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动手操作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获取新知的良好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多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之在操作中对未知世界有所思考、有所发现。例如,在“认识面积单位”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学习如何裁剪1cm2、1dm2、1m2大的纸,感受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为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打下基础。继续观看微课思考教室里的哪些物品对应选择哪个面积单位的纸来测量较合适呢?学生亲身经历了抽象出面积单位的过程,都积极地投入活动中,按自己的想法来测量橡皮擦、插座面板、数学书封面、课桌、黑板、教室门等物品的面积。鼓励学生“从头到尾”的思考问题,进一步得出对应用哪一个单位面积来参照更合适的结论,全班同学的思维达到了高度活跃的状态。这时可通过播放微课视频,综合演示度量的过程,这样有效的把控课堂,让学生在“做”的情境中感性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抽象思维能力,合情推理、发展空间观念[2]。
(二)展开合作学习
        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以及学习方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受到学习经验以及生活经验的限制,作为学生在展开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觉得数学知识的理论性过强,因此会丧失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降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看图找关系这节课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时能够展开交流,并且形成良好的数学抽象思维,因此在这一节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可以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使得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分析有关数量关系的图表,并且根据图表中的信息了解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得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有效的解题思路。在学习小组划分结束之后,为了使得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数量与图表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一组数量关系图表,例如教室内的声音、汽车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等,使得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理论知识,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新教学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这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文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92.
[2]王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尝试[J].考试周刊,2020(75):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