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立芳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晾马台镇王家营小学 071700
摘要: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前提是学生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完全掌握并且理解题干的意思,题干所表达的是什么,学生应该怎样理解题干,然后解决问题,这是如何学好小学数学的问题所在。小学生在进行数学题的解答时首先一定要弄清楚题干所表达的意思,站在出题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审视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阅读能力调查;对策研究
引言
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的实施影响着学生们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情况。就当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仍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忽视学生们的学习实际情况,机械呈现应用题,要求学生们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在参与如此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们对解决应用题不感兴趣,没有掌握有效的解决方法。对此,要想实现应用题教学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点燃学生们的兴趣,教给学生们不同的方法。
1重要性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在此指导下的各实验教材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单元,而把应用题融于各学习领域中,打破了传统应用题作为独立领域的格局。这说明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数学中的任何一个题目都会涉及到有关应用题的知识,这就更加强调了应用题在数学这一门学科中所占有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应用题是非常抽象以及难以理解的,本文将探讨如何教学小学应用题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小学数学应用题阅读能力优化对策
2.1高度认识应用题,培养解题兴趣
数学中的应用题一直都占据着数学的半壁江山,在数学的教材里所有知识点教师都讲解完后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教师通常都会说把书翻到课后习题那页,进行基础知识巩固。其实这里的课后习题大多数都是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的,由此可见应用题的重要性。其实数学应用题从读题到写题的过程中涉及到好多方面。从理论上看,在解题的过程中涉及到心理学的范围,学生要充分了解出题人考的是什么。除此之外,还考察学生的思维逻辑,在解题过程中解题步骤是一步一步算出来的,如果一步错就会步步错,导致最终结果也错。同时也涉及生活常识,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一些生活常识也会用到,就在考察学生生活方面的知识是否完善。从内容来看也涉及到许多方面,社会实践能力、应用题、文字分析、计算题等各类问题都融合在数学的应用题中。只有学生高度深刻地认识到应用题的重要性,掌握审题解题的技能才可以真正做好应用题。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时就不用家长和教师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学习,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学习。但是话说回来,怎样培养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兴趣需要教师和家长一起为孩子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事物总会产生好奇,加以引导,学生就会对数学应用题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把数学应用题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因为学生对日常生活很熟悉,所以把数学应用题和现实生活结合很容易让学生对应用题产生兴趣。比如,在解决几何图形中角的问题、学习角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放一个短视频,一个小孩子在路上走的时候脚踢上一个满身都是角的石头,然后走着走着衣服又被木头的一个角划破,弄的自己伤痕累累。最后短片播放完学生一定意犹未尽。
这时教师一定要趁热打铁提问学生这个小孩子为什么会把自己弄的很痛,这时学生回答的一定是因为他碰到了石头的角,也碰到了木头的角。然后教师由此开始讲课,讲关于角的认识。从生活中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小事开始讲起,在学生身边也会发生这样的事。应用题和生活息息相关,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处处都是应用题。应用题和生活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应用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只要有兴趣学生审题和解题的技能也会提高。
2.2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无论讲授哪些知识,教师都需要以学生们为中心。应用题教学的实施包括课前准备、新知讲解和课后复习这三个环节,其中,课前是教师把握学生们的学习实际情况,做好上课准备的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我在组织课前准备活动的时候,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面做好准备。具体地,我首先会对学生们的解决应用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把握学生们的学情,同时立足学生们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难易程度适当地,且具有趣味性的应用题。其次,我会立足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结合数学知识,为学生们编写极具生活性的应用题,借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使学生们在生活经验的辅助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应用题解决水平。再次,我会对所要解决的应用题类型进行分析,建立问题解决模型,准备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问题进解决方法的讲解。在做好了如此课前准备活动之后,我会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利用问题情境点燃学生们的问题解决兴趣,教给学生们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下文,将对此做出详细说明。
2.3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求异思维
小学生的年龄不大,所以他们的认知很简单。所以,在数学应用题的审题解题中还没有很多技巧,而且一直都是用惯性思维思考问题,其实惯性思维的应用有利也有弊,利是可以把所有问题都简单化,可以在很难的应用题里找到出题人出的最重要的知识点,然后解决。但是这样的方法只是复杂应用题的一个分支,不是应用题答案的全部,弊就是一味地用惯性思维,一直都遵循正常的解题思路,不能另辟蹊径。比如,在一个应用题中小红吃掉5个糖,小明吃掉6个糖,前提是两人有同样多的糖果,那么谁剩的多。可能有的小学生会因为六比五大就会认为小明剩的多,这就是惯性思维的弊端所在。所以,在日常的应用题中教师可以在一旁引导学生怎样从多方面看待同一个问题,然后在不同问题上看到的知识点是不同的,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结果也是不同的,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思考才会发现的。也要让学生知道不是所有应用题只能一题一解,其实还有很多应用题可以一题多解,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在生活中发现应用题,然后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说出每个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很有帮助。同样,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白审题解题的重要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在课堂上,结合教学所需,为学生们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同时教给学生们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们在灵活运用所学中,解决问题,逐步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又是难点和重点内容,因此,合适的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合适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体会以上所说的应用题的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且运用到应用题的课堂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宗立嗣.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37.
[2]胡帅龙.以“生活化教学”为媒介,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8(1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