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反思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汪洪君 陈樱
[导读] 以现代社会发展为背景,为教育事业改革提供了更多契机
        汪洪君  陈樱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中学  重庆  綦江  401445
        摘要:以现代社会发展为背景,为教育事业改革提供了更多契机。以促进教育事业逐渐完善为目标,要求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进行转变。在高中阶段,数学属于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这就使得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理念为目标,根据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刻反思,以探索更加优质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反思展开了一系列的浅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反思

前言: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需要学好数学这门课程。由于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稍具难度,使得一些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需要教师进行重点反思的情况。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使得高中数学教育的综合性更强,要求教师一改传统理念和方法,突出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现状进行及时反思,从而有效调整教学方法。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数学课堂活动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有待提升。现代教育教学提倡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工具切实应用于教学环节,做到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升级”。但是,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并没有使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工具发挥作用,仍然以相对落后的方法进行知识传输,使得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差异性有所忽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意识等方面区别。教师在一味运用统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教学质量不佳,难以实现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目标;第三,教学评价体系与核心素养内涵相脱节。教学评价是一个关键教学环节。但是,教师过于重视教学过程,却忽略了评价环节的重要性,或者运用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体现数学核心素养在六个维度的内涵。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反思
(一)灵活运用微课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互融合为背景,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在学习、生活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使得高中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优化教学效果的意义。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空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另外,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连贯性。例如,教师讲解到“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这个部分时,可以在课前,先归纳本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分别用微课呈现几何体的主视图、俯视图与左视图,在微课中应用动画效果,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学生所反馈的问题展开详细讲解,或者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知识难点进行探究,突破学习难点;在课后,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反复观看微课,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加深记忆。
(二)落实分层理念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高中阶段的学习氛围较为紧张,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会被放大,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成绩的距离被拉大。这样的教学情况难以实现教学质量的均衡提升[2]。当教师认识到这种情况后,可以将分层理念落实下去,开展差异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得学生通过被分层而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数学教育。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分层,并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于数学课程所产生的畏难心理。例如,教师讲解到“等差数列”这个部分时,可以对于相关的例题实施分层,比如,在“有-1和7这两个数字,在其中顺次插入a、b、c这三个数字,使其形成等差数列,那么这个数列是什么?”这道例题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掌握公式,并会应用;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以掌握与应用公式为基础,解出问题的答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要求其能够利用所学习和掌握的数学知识举一反三。
(三)构建契合核心素养内涵的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理念,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利用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课程的信心[3]。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应该根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使学生能够对于自己学习数学课程的情况形成全面的了解。从评价主体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这几个部分;从评价内容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核心素养的六个维度作为依据,侧重于分别评价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推理技巧等几个方面。一旦学生与教师都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的意识,就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调整教学方法的思路,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结论:综上所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六个维度,即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据分析、数学建模。教师应该通过及时且深刻的反思查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能够灵活运用微课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落实分层理念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构建契合核心素养内涵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本文对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反思展开的一系列浅析,希望能为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81.
[2]马熹茜.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技资讯,2020,18(02):149-150.
[3]祝启龙.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