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忠
重庆市秀山县凤翔小学
摘 要:现在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同时信息技术业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普及。而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这一学科来说,如果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那么不仅抽象化的知识可以因此变得更为具体,同时还可以增强学习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下文就将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措施
现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已经开始朝向更为深入的方向发展,同时相应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模式等也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初期阶段,并没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所以其在针对数学这一学科进行学习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数学知识点本身的特点就是抽象、枯燥,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很难对其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如果数学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那么单一枯燥的数学知识就可以以更为丰富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可以变得更为轻松且容易,同时其学习效果也可以因此有所提升。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来说,其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意义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点:第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以后,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科技化的时代,所以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产品都可以被有效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其中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大部分学生都会因为学习过程较为困难,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感,甚至彻底丧失对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兴趣。而如果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那么原本较为抽象的知识点,都会因为信息技术的存在而变得具体化以及形象化。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数学知识以音效或者动画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被有效吸引,同时其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激发,最终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就会有所提升。第二,信息技术自身的互交性,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为自然。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其实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本节课所要讲述的知识点,为学生创造处一个趣味性较强的数学情境,这样一来整个课堂的氛围就会变得比较轻松,同时该教学情境还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学生主动与教师自身进行互动,保证互动的自然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虽然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会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对信息技术进行使用。但这些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相对来说并不是很高,同时也并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使用状态,这样一来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就根本无法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教师会对信息技术产生过度的依赖感,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会完全忽略自身的主导作用。比如,一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课堂上,会选择先向学生播放趣味性较强的动画片,以此来引导整个课程的开展。
但这些教师所选择的动画片其时间相对来说都比较长,同时在播放过程中,教师也并没有给予学生语言方面的引导,这样一来学生在观看完毕以后,只会对动画片的故事情节产生印象,对于动画片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学生基本上都会对其产生忽略,在这样的使用模式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就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3.1 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天性还是比较爱玩的,所以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对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性进行利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来说,教师就可以在对其进行讲解的过程中,穿插一些与其相关的动画,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因此得到有效的吸引,同时相应的知识点也可以由抽象变为简单,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把相关的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作用。比如,教师在对加减法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在搜集一些与超市采购相关的动画片,向学生进行播放,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动画片中所涉及的加减法,创建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提升自身的加减运算能力,同时提问环节的存在,还可以保证学生的观看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3.2 运用信息技术无限的网络空间,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下,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其都会为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信息技术的存在,就可以有效解除这些限制,使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展开教学工作。首先,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制作与第二天所讲知识点相关的教学视频,在最后一节课结束以后,教师就可以把这些视频上传在班级微信群中,组织学生放学以后,在家利用手机或者电脑对教学视频进行观看,做到提前预习的效果。这样一来教师第二天的教学工作就可以更为顺利的开展,同时教学效果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及时记录错误率普遍较高的题目,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且难度较大的题目。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没有时间再对这些题目进行讲解,那么其就可以自己录制讲解视频,然后定期上传在班级微信群中,提供给学生进行观看。最后,在周末,针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或者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可以组织起开展线上语音互动,以此方式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一来既增强了互交性,同时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存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其学习效率。但教师在对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其产生过度的依赖,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选择科学合理的使用模式,保证该技术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飞.浅谈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18(16):132-133.
[2]蔡美玉.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9):156-157.
[3]付宝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0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