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小丽
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贵措小学
摘 要:思维导图教学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逻辑图形建立一个知识框架的学习方法,它作为一个学习工具,具有高效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总结分析能力。本文将对思维导图的概念和操作方式进行分析,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应用策略,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对现在的小学生而言,小升初无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学生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学生取得高分,让学生的学习生涯不留遗憾。教师在带领学生对数学进行系统性的学习的时候,思维导图可以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对思维导图引起重视,并且将其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当前甚至以后的学习都可以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去解决问题。
一、运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
思维导图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在我们看书、做笔记、列计划等等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帮助我们记忆。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方面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各个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构建出一个独特的知识框架,对学生的学习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的。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自由、没有局限的记忆方式,形式简单但却很有效,所以学会这个学习办法对学生是十分有用的。因此,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数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二、思维导图的制作
思维导图因其极大的便捷性和强大的功能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应用,它相比直接的记忆,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得更加牢固,更加有序。若现在有十个词语,在规定的时间内要记住每一个词语和顺序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编成一个小故事,例如:飞机场、鲜花、比赛、椰子、水杯、蚂蚁、手机、秒表、天空、雪花这十个词该如何记忆呢?这个时候把它们放到一个故事里就会便于记忆了:飞机场上铺满了鲜花,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比赛,椰子和水杯要参加赛跑,蚂蚁拿着手机打开了秒表用来计时,这个时候天空中突然飘起了雪花。相比单纯的记忆,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记得更快还可以延长记忆时间。
思维导图的原理与以上记忆方式的原理是一样的,单纯的死记硬背非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还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打击,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但是教师把知识联系在一起,做成思维导图后,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地对知识进行系统性学习。当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原理并学会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就可以充分地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并且让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归纳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到其中的联系。图文并茂的记忆方式可以同时锻炼学生的左右脑,让学习变得事半功倍。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优势
3.1利用整体性将各个点联系起来
思维导图的整体性体现在对知识点的广泛涵盖,提高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数学涵盖的知识是十分琐碎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单纯的对书本上的知识学习的话,就不能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并且记忆也会模糊,学着忘着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心理。但是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就可以把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制作过程中需要对知识进行不停地复习和翻看,学生就可以一个不漏地复习知识点了。通常在制作大的思维导图的时候,需要区分不同的板块,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意识到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工程量巨大的工作,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完成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满足感和喜悦感,这就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进行了锻炼。成功构架起思维导图,就可以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通透,使用起来也可以更加得心应手,面对综合性强的题目也丝毫不会畏惧。并且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把数学的各个概念作为核心,把不同的知识点联系到一起,然后去很好地消化吸收知识,并且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检测自己对知识是否存在遗漏现象并且及时补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停地对思维导图进行更新,确保可以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3.2归类性使学生归纳知识点
思维导图的归类性体现在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的归纳,让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点的特性选出关键词,有利于后期的复习工作。教师在带领同学建立思维导图的时候,不仅要交给学生相应的数学教材内容,还要让学生知道思维导图是如何建立的,根据知识点的特性将其归类,学生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建立一个重难点明确,脉络清晰的思维导图,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有效地节约学习时间。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真记好笔记,然后通过课堂的认真听讲,才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思维导图,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课下的理解都是十分重要的,而良好的思维导图一定是建立在学生认真听讲的基础上的。然后在复习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用制作好的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工作,不仅可以根据关键词快速地找到所需知识点,还可以去辅助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利用思维导图本身具有的归类性特点提升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提高记忆的准确率和时长,综合图片和文字,多方位地记忆知识,提高记忆的效率。
例如,以几何为主题,从一个点可以想到一条线段,再想到一个面、一个体,然后一个面又有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三角形等等,几何体有正方体、长方体、圆锥、圆柱、球体等等,这就是体现了思维导图的归类性,就可以很轻易地把知识给串联起来,如此,数学的知识就可以联系在一起了,学生也可以对几何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复习就不仅仅局限于一小块知识。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把同种类型的知识都联系在一起,不能单纯地只专注于学习成绩的提高,综合素养的提升才是真正重要的,考试的题目综合性是很强的,思维导图就可以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四、结束语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习效率大幅提升,思维导图就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能力、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可以让知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最后的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陈燕飞.在小学数学学概念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几点体会[J].数学学教学,2017(7): 13-14.
[2]姚碧林.小学数学识图能力焙养的教学策略中学数学学[J],2018(3): 22-24.
[3]金悦.课堂模式创新对小学素质素质教育的提升作用[J].求知导刊,2018(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