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歧
(山东省惠民县姜楼镇联伍中心小学 山东 滨州 251714)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种优秀文化层出不穷,而数学文化也是其中之一,是我国重要文化产业之一。在小学数学中,很多老师认为数学史是数学文化,因此在给学生们讲课数学文化的时候就只片面的简单的介绍历史上的数学家、数学事件或者数学著作,并没有把数学文化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讲给学生,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所以这句话是错的,是狭义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美丽。这样就能让学生更能了解到我们祖先的智慧,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对数学文化底蕴的兴趣。所以我们在小学课堂上要展现出数学专属的美。
关键词:数学 小学课堂 展示数学之美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现代教育的推进“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数学培养中的按关键词,而数学就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门有着很强理性的学科,同样还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用讲故事般的方式教给他们让学生们喜欢并爱上它,渗透出更好的数学文化。
一、把书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
有课程里边说到过: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并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要把数学转变成生活,生活要应用到数学上,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潜力,加强学生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绝大多数数学观念都是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知识也会运用在生活中,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所在,愿意学下去,这样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例如:在数学学习百分数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课下搜索有关素材,有的学生带来了牛奶,有的带来了饮料,还有带来了衣服的标签等等,让学生仔细观察牛奶、饮料、标签后面的成分百分比,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理解解释这其中的百分数意义,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下边的课程内容,这样学生会比之前听课更认真,并且印象会更深刻。
二、引用数学名人名事,让数学文化更加生活化
有许多的数学名题来源于历史人物,而这些历史人物往往会拥有历史印记的人文背景,这是因为许多数学家背后都有各自的数学故事。
例如我们大家最熟悉的数学家祖冲之,他最出名的是运用“割圆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还有肯定大家都从小就有耳闻的一个故事“曹冲称象”等等都是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而生活中同样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数学文化。
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介绍让学生明白数学它源于生活同样也用于生活。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教数学负数时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我会让学生们不要死记硬背其定义,而是通过生活的例子来给他们解释让他们理解。例如负数在温度中有表示零下度数,在建筑中负数表示地下高度或者层数,地下两层就是-2层即海拔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学生理解最深刻的方式就是自己亲自操作,把问题转化到自己的脑袋里用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来阐述出来,而不是被强行灌输进去,就算当时知道了,过后他依然会被大脑清除,从而达不到我们所想要的效果。
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钻研
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枯燥乏味的、被强行灌输知识和一直不断地练习的方式,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然后自己主动探究。例如在讲三角形这一板块的时候,让学生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然后提前告诉同学们每个人在回家或者课下的时候搜集一些可以利用的有三角形的物体,然后将它们带到课堂小组内自己讨论研究。这个课程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加学生们的相互协作意识、对知识的探索欲以及互相交流的合作能力。
除了有趣的新鲜事物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还有就是做游戏,没有什么比游戏更能让学生们专注的了。老师们呢可以多花一些心思在课堂上,把一些小游戏或者拿一些图形图片来让学生们辨认等。例如在学习图形,教学生们辨别图形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找玩具的游戏,教师说什么图形,学生们就从玩具里找到相应的图形,学生在搜找图形的时候大脑会一直不断循环图形的样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还可以在游戏中设定奖罚机制,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得到奖励,没有找到的要激励他下个环节继续努力,这样既能调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们开心的上课,教会学生老师也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结束语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虽然小学知识简单容易,但是老师们不要掉以轻心。老师们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构建数学课堂文化必须要突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教学改革,我相信未来教师行业会越来越好,国家的重视,优秀教师的引进,先进理念的渗透会把学生们的思想改变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培养出未来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熊妍茜,张慧蓉.数学与艺术融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途径透析——基于《艺术与数学》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5(04).
(2)柴林红,欧阳熙琴.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研究[J].数学与管理,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