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葵花
湖南省道县九小
摘要: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左右脑正处于飞速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在小学阶段得到有效的启发,可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思考力等,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所以教师需要借助符合小学生心智特点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减缓学生的理解难度,保证小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将简要分析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数与形的关系;运用策略
引言
虽然小学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但是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联想力比较弱,无法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无法利用实际生活经验来促进数学学习,非常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教师想要完成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需要寻找符合小学生心智特点的、满足实际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既要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又要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数形结合”教学法具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优势,教师应当积极的尝试将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数形结合的分析
1.1概念
数与形是数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数形结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2优势
数形结合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慎重选择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应用的知识领域,确保可以发挥出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的作用,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获取相关数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应用情形
1.3.1以数解形
以数解形教学方法可以借助数的精准性,发现图形存在的隐形信息,解答图形面积、图形周长等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长方体的认知》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6、12、8这几个数字,之后给每名学生发放一个塑料材质的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找出面、棱长、顶点与6、12、8这三个数字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答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锻炼和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为接下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3.2以形助数
以形助数教学方法可以借助图形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清楚地反映出数量间存在的关系,便于学生找到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大幅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图形来帮助学生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减轻学生的理解难度,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将一根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多少米?每段长多少米?这类问题被定为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教师教学的疑难问题。教师想要解决学生记忆混淆问题,必须要借助图形,通过有规律的画图,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2.1在“数与代数”知识领域中应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
以前,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时,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家庭作业、课时作业,希望学生可以在做大量算术题过程中学会总结相关规律,从而掌握简单快速的教学方法,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教师意识到“以生为本”的重要性,正在积极地寻找一种适宜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的运算难度,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笔算能力。例如:在计算98+20这道算术题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在98下面画两个分叉线把 98 分解成 9×10+8,20下面就直接用一条线分成 2×10,成功将一道难计算的算术题变成简单的算术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摸索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拆分法,显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2在“图形与几何”知识领域中运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
因为数学科目属于理工科,所以数学理论知识非常多,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理论知识也比较多。学生想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牢记复杂、绕口、难理解的数学概念,需要至少背诵50遍以上,即使将数学概念全部背会,依旧做不到灵活运用,学习成绩、核心能力迟迟不见提高。教师想要降低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应当将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应用在“图形与几何”知识领域中,成功将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确保学生可以做到活学活,显著提高学生应变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图形的变换》课时中,教师就可以提前给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具,让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旋转、平移、轴对称的过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操能力,而且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在“综合与实践”知识领域中应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
数学应用题是绝大多数小学生比较苦恼的问题,小学生认为数学应用题是最难的。之所以小学生认为数学应用题是最难的,是因为小学生还没有掌握做应用题的规律,没有将自己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教师想要提高小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必须要将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应用到“综合与实践”知识领域中,通过图形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保证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顺利解决复杂的、难理解的数学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打电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树状图,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难理解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数形结合教学方法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和理解难度,而且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充分发挥出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必须要在日常教学中频繁使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解答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项艳华. 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J]. 华夏教师, 2016, 000(009):87-88.
[2]赵建平.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 000(00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