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跆拳道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刘稳
[导读] 跆拳道不仅具有搏斗技术的有优越性,还能够对训练人员的人格变化与自身修养产生深远影响
        刘稳
        武汉文理学院  武汉市  430000
        摘要:跆拳道不仅具有搏斗技术的有优越性,还能够对训练人员的人格变化与自身修养产生深远影响。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将教书育人落实到实处,是高校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跆拳道运动属于一项重要的内容,并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喜爱。本文首先分析跆拳道训练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结合现阶段的具体发展情况提出优化创新策略,将跆拳道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凸显出来。
关键词:跆拳道;体育教学;思想教育
一、跆拳道训练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一)学会自我控制
        因跆拳道具有对抗性特征,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外界的关注,若想要将跆拳道运动做的更好,不仅要提高参与者的专业能力,保证各项动作的完整性与连贯性,还应提高自我掌控能力,在正常的比赛当中增强自我掌控能力,但是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不轻言放弃,在逆境当中找到解决方式,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情绪,尽可能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参与跆拳道这项运动,对于参与者顽强拼搏精神有着较高的要求,当高校学生参与这项运动的过程中,因不同学生的自我掌握能力存在差异,普通练习与专业训练之间也有着明显区别。经过系统训练之后,自身威力与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显著增强,掌控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修养水平也能够得到保证。在平日的训练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稳定且良好的性格,对于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二)亲和力的养成
        进行跆拳道礼仪训练与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亲和力产生一定影响,也是学生人格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武术当中,跆拳道在其中占据较大比重,十分关注力量与搏击技巧。但是,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与跆拳道相关的知识时,极易忽略正能量的传播。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有关跆拳道的礼仪时,学生在进行练习与比赛时,需向对方敬礼,当练习者进入场地之后还需要向教师敬礼,开展正式训练之前双方需相互敬礼,并在训练结束时再进行敬礼,在实际的比赛中也应如此。通过设置这些规范的礼仪,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帮助学生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最后,利用跆拳道训练加深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协作,借助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思想上团结一致。
(三)发展个人情感
        在发展学生情感的过程中,跆拳道训练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因其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加深对跆拳道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的了解,将其作为基础对其发展形势进行全面认知。进行跆拳道运动时,秉承以礼始、以礼终的观念,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主动参与训练。通过教师悉心的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其中的动作要领,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质、健全情感的主要时机,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遇到突发问题时沉着冷静,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处事能力。最后,进行跆拳道训练时学生应熟练掌握跆拳道礼仪,养成以礼待人、尊重他人的习惯,传承中华传统文明。
(四)学习能力变化
        跆拳道技能与礼仪训练,均会对高校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产生不同影响,观察能力、模仿能力、接受能力等均涵盖其中。

归其根本,跆拳道属于一项对抗项目,具有自身独特规律,并不会对学生的技术成果与身体素质产生直接影响,能够从不同层面推动学生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例如,学生在学习跆拳道之前,应事先做好各项心理准备,教师系统的为学生讲解与跆拳道相关的内容,以及在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可能会因自身因素的影响产生不理想的效果,受到对方击打时难免产生疼痛感,学生在训练之前均应做好各项心理准备工作,遇到问题时及时做好解决措施,探究最佳的解决方法。
(五)性格发生改变
        大学生属于一个相对较为特殊的群体,个性正处于转折阶段,极易受到外界各项因素的影响。因跆拳道具有内外兼修的独特性,运动过程中包含道德因子,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也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产生影响。学生在学习与训练跆拳道的过程中,必须从始至终保持高度自信,敢于积极面对强大的对手,遇到困难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战胜对手,这不仅是进行跆拳道运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做好各项事情的关键。对于大学时期的学生而言,因其性格特征处于转折阶段,只有形成足够强大的自信心,才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工作提供帮助,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学生都能够成为足够强大的个体。
二、跆拳道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做到以身作则,遵循最基本的职业原则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当代大学生对于跆拳道的认知稍有欠缺,但是对其具有较高的兴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开展跆拳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夯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的技能,还应掌握与跆拳道相关的自律精神,提高自身修养去教育学生与感召学生,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考虑相关实践动作
        面对初步接触跆拳道的大学生群体,教师应带领学生了解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情况,明确跆拳道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当中属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每位学生参与训练的必修课,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教育。在为学生讲解相关发展历史时,可将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在不同的训练环节中适当融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这样的教育模式过渡为心理动力,逐渐成为学生掌握技术、提高自身水平的动力。例如,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需完成一些具有较大难度且技术性较强的动作,需要学生提高自身协调能力,在实战比赛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结语
        在现阶段的发展历程中,跆拳道运动在高校逐渐得到普及,对于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一定辅助作用。高校学生通过学习与掌握跆拳道技能与训练方式,使其人格与身心逐渐趋于完善,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提高跆拳道技能与礼仪训练的针对性,明确具体教学目标,满足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跆拳道电子护具的感应器敏感规律研究[A]. 张志勇,严波涛,刘少辉,王新建,范育.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 2018
[2].不同检测方法评估跆拳道踢击反应时间之比较[A]. 陈文彦,陈婉菁,陈铵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2)论文摘要汇编[C]. 2012
[3].加速度计在北京跆拳道队全运会赛前力量训练中的应用研究[A]. 黄岩,刘颖,段锐波,庞鑫.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