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江
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推进,美术课堂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这给美术教师的有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需要每一个美术教师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积极探索和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全面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能,为小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全面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美术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加强构建美术高效课堂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以往的美术教学形式以“知识讲授+仿写训练”为主,缺乏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与形象性,难以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满足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由此可见,创新美术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势在必行。
一、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意义
美术是小学教育体系中必不可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责任。良好的美术教学对帮助学生实现综合发展有促进作用。美术课是学校落实美育的主要途径。在美术课堂中,学生能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操中丰富个人的动手能力,养成优秀的创新能力。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性是美术教师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二、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引导学生参与,体现学生地位
鉴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美术知识的有效途径,更是发展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提高对鉴赏教学的重视程度,科学合理地选择美术鉴赏的题材和内容并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鉴赏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美术知识、美术思维去分析、评论,给予学生充足的表达观念和见解的机会,有效体现和突出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最终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保障。例如,在教学“洒水成画”内容时,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空间,让学生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叙述出来,进而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这样一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鉴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尊重学生,促进创新。“地方是创造的地方,天空是创造的时间,人是创造者!“他们必须创新,找到新的想法。低年级的孩子们画得很感兴趣,画得很快,很轻。在这种情况下,您不应该先手动更改学生。由于教师的变化失去了学生的自然无忧无虑和毫不复杂,部分限制了小学生的想象力的行使和智力的发展,导致他们自己的知觉、知觉和表现被取代,引导观察,强化记忆。只有当你意识到一个物体的特征时才能看到绘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自由发展。
自由发展不是教育,而是自由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他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或抽象,导致孩子进行创造性活动,自由发挥想象力,形成随机运动中的图像“自由王国”。、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动静结合
课堂教学组织是一种艺术,要组织好教学,必须关注课前课后的每一个环节。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课室到美术室有一段路程,是需要老师带队的,我会提前到班上,在门口等候他们,我一改往常的“大发雷霆”,有一句话叫:无声胜有声。安静不了的得让你安静,队排不好的重排,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一个温柔的指令“请回去”,让人意外的是:他们无惧于老师的“大发雷霆”,但却害怕一个温柔的指令。同样的,在课堂上也采用了这一招,甚至在他们吵闹时我一声不吭,他们却很自觉地停了下来,这时只要带着微笑的语气说上两道理,课堂的纪律问题就解决了。当然了,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学习还得看老师的课堂设计。因此,我在备课时注重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针对教材和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思维等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注重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知识,促进他们能力的形成。在此我还利用了课外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延伸学习空间。
(四)巧用信息技术,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教材是美术教学的基础。虽然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的内容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其中涵盖了一些图片类、插画类的美术资源,但是小学美术教材内容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多样化需求,如果完全按照美术教材的内容进行授课,会导致学生难以高效、快速地理解美术知识,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整体效果。当前部分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其学习相关美术知识的难度也较大。此时,如果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搜集丰富的美术教学素材,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化知识补充小学美术课教学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教授美术知识,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提高学习美术的效果。另外,尽可能地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信息化美术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美术学科对小学生发展和进步的特殊意义,积极提升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推动美术课堂的改革进入纵深,积极在教学中设置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不断优化教法和学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力提升课后复习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让小学生喜欢上美术、喜欢上美术课堂,并以此促进小学整体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蔡安琪.小学美术师生互动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14-115.
[2]熊甜.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14-315.
[3]陈泳欣.试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二——教学探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