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敏
锡林浩特市第五小学 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摘要:在当今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英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只是把英语中的琐碎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重点不明确,导致小学生英语水平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需要一些改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应体现在课堂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借助有用的外物完善阅读教学。英语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特点,将改革理念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促使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素质教育目前得到了全面的普及,这对英语教学也做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希望能够将核心素养的内容渗透到英语的教学中。不仅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同时还要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提升。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有效的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更好地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1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此为导向,制定具体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发展听、说、读、写等素养来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摒弃传统英语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授课模式,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各项目标,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I go to school by bus》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在英语阅读的微课教学中,教师要提前熟悉阅读内容,并选择其中的知识点,针对所选的内容搜集教学材料和相关素材完成教学视频录制。教师在视频讲解中要声音洪亮且节奏感强,时间控制在5~8分钟之内。学生可以在课下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主收听录音,进行跟读,模仿语音语调,并纠正发音,训练英语听力和英语朗读技能。在课上,教师可以出示相关问题,来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口语交际活动:Boys and girls, now let’s discuss how you go to school everyday.让学生运用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on foot.进行交流。这样能使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句型等,开展交际活动,从而加强英语知识的运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选择合适的材料阅读,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对于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要能够通过选择的阅读文本的背景,核心的内容,在课堂中组织学生有效展开互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在阅读文本和针对文本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语言知识的丰富和语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整个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不断地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着学生去理解文本的内容。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意见的指导,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判断,做出一定的总结归纳,评价文本,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从内部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
3提高老师素养,完善阅读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水平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能力[2]。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老师不能再固步自封、不求进步,而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大纲的基本要求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英语的基础就是阅读。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水平是当今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老师要接受新的方法,运用先进的理念来充实自身,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吸取优秀的经验,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实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明确阅读的重要性,剖析其中的重点,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发现不足并改正,为构建更好的英语课堂而努力。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要重视改革理念,明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老师刻板的讲解,占据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否则,只会让学生产生倦怠心理,提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在新课改的过程中,老师要明确改革的重要性。阅读对英语学习有重要意义。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非常有必要。在课堂上,老师要利用新的教学模式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开拓小学生的视野,完善阅读教学。采用本文提出的基本方法,老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改善英语学习状况,帮助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4立足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其英语背景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比如,在学习Festivals这一单元的阅读内容时,教师可以依据课内阅读主题为学生拓展教学资源,使学生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以“节日”为主题,带领学生感受各个国家不同的节日文化,使学生提高对中外节日文化习俗差异的认知。又如,在学习Different tastes这一单元的阅读内容时,教师可以以“饮食文化”为拓展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不同国家,感受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饮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当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更多国家的饮食文化后,他们的眼界会更开阔,从而拓展知识的宽度和广度。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多元文化的传递过程。教师可以牢牢抓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向学生输送更多的知识与养料。
5利用课余时间培养阅读习惯
对于英语阅读学习,习惯的作用不容忽视。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事半功倍,提升阅读速度和质量。反之,不良的阅读习惯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阻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虽然较多,但随着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课堂教学时间已经无法满足教育要求,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英语阅读活动。首先,在平时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组建英语阅读兴趣小组,每天利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阅读英语绘本和文章等,并坚持每日阅读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学生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6循序渐进,有时效性
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英语课程的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从简单到复杂开展阅读活动,提升阅读教学的时效性。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 Weather 这一单元的阅读教学活动时,笔者先从 cold/hot/windy/snowy 等词汇和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It's…….Is it sunny ? Yes, it is/No, it isn't.等句式教起。等到学生们熟悉了这些英语基础知识后,笔者提出问题:Whatis the weather like in Sydney? 学生们通过阅读发现 Sydney is hot andsunny. 按着此种方式,笔者又提问了学生 Sydney 的水温和是否适合室外游泳活动,学生们也能根据阅读文章一一回答出来,最终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遵循先易后难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熟悉了词汇和句式等基础知识后再根据文章内容逐一提出问题,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结语
小学英语阅读课程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英语阅读拓展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并且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确定目标,使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遵循循序渐进理念,逐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讲练结合,解决学生学习重难点问题,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有层次性地开展阅读活动,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长。笔者相信经过以上几种教学策略,阅读教学质量就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敏.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7(07).
[2]朱凤兰.开发英语阅读资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J].科普童话,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