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康曦
[导读] 在全球化趋势下,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英语能力也成了衡量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指标。
        康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郑州  450046

        摘要:在全球化趋势下,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英语能力也成了衡量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指标。由于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存在根本的差异性,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限制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教学实践当中合理导入英语文化,是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的关键,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在此过程当中,应该以应用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增强导入的实效性。本文将通过分析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影响,探索应用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实施策略,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为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使得学生更加适应英文表达方式,提升英语知识要点的掌握与理解能力,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促进英语课堂模式的优化。该文以英语文化导入教学作为切入点,以应用语言学作为框架,立足于基本学情,从多个维度,扎实做好应用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大学英语课堂,帮助学生充分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推动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

        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社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是新的挑战对于英语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应该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潮流,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与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满足其学习与发展需求。英语专业学习的难点在于跨文化交际,只有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异性,才能够使其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英语文化导入教学已经成了当前教学中的常用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英语文化背景下展开学习,提升教学与学习效率。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引入,能够为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促进学生用英语更加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常规教学模式中导入英语文化。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其在发音、语法、时态等方面与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为有效应对这一情况,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教师,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长时间探索,逐渐认识到,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与其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基于这种认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将英语文化导入作为切入点,将语言知识融入相关文化场景之中,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本文以英语文化导入作为研究核心,将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框架,结合现阶段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系统探讨应用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基本方法,形成完备的导入教学机制,为后续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性引导。
        
1关于应用语言学与文化导入教学概述
        对应用语言学、文化导入教学等概念的梳理,使得教师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到应用语言学以及文化导入教学的相关特点,逐步明确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对于后续相关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性引导。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英语专业口语教学重点。如果学生仅仅掌握了单词和语法,无法深入到英语文化环境当中,那么其表达能力的提升将会受到较大限制。比如在汉语文化当中的“有空请你吃饭”和英语文化当中的“Have dinner next time”就会有和大的区别,前者表示客套,而后者表示正式的邀请。
        
1.1 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由博览学者库尔德在19世纪提出,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发,直到20世纪40年代,应用语言学才形成独立的学科,并逐步在语言学习、语言研究等领域发挥作用。对于应用语言学可以从狭义以及广义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广义层面来看,应用语言学主要是指在语言学相关理论的引导下,对其他研究领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应对以及解决。从狭义层面来看,应用语言学主要是指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以及第二语言的学习。从过往经验来看,使用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外语教学活动进行分析、评估,能够不断强化语言之间的联系性,帮助语言学习者逐步将语言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升语言理解、应用能力。正是由于应用语言学在语言教学方面的独特作用,使其成为现阶段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目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调整优化的主要方式。正确的语法是英语写作的基本前提,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了解掌握不同形式的俗语,确保文章契合英语文化背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受到汉语文化的影响,存在诸多“中式英语”的现象,导致其英语写作水平迟迟不能提升。
        
1.2 文化导入教学
        美国语言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对文化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述。作为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特定的场景以及文化风俗。从英语学习的层面来看,深度的英语学习离不开对英语文化场景的感知、英语文化风俗的了解。基于这种认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强化目标语言的学习、掌握以及英语能力,有必要进行文化导入教学,为学生营造出相应的文化场景,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词汇以及语法等知识点。对于我国而言,作为主要的外语科目,英语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存在抵触情绪,因此在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从文化导入层面出发,在英语课堂中为学生创设语言文化情景,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文化氛围中增强英语文化意识,使得学生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英语学习的魅力,激发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多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较强,但是在听力学习当中却存在畏难情绪,主要是由于缺乏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所以难于听懂文本内容。在英语听力训练当中,学生往往会用汉语文化思维来思考问题,导致两者存在较大的冲突,在理解上出现较大的偏差。在英语当中存在较多的英语俗语,这和平时学生学习的内容存在较大的出入。学生由于未能针对英语生活文化背景加以思考,因此在听力中出现判断错误。
2 关于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为确保应用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英语教师应当立足实际,全面分析现阶段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基本学情,并以此为切入点,做好应用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工作。从过往教学经验来,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甚至部分学生存在狭隘学习心态,认为英语学不好,是自己爱国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英语课程,势必对于英语教学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具体来看,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较为陈旧的课堂模式的兴趣不高,从而在整体上导致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现阶段在英语基础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制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其在教学设计、课堂资源发掘过程中,存在问题,无法满足实际的英语学习需求。一小部分教师往往采用较为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教授,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的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这种被动状态导致了学生无法自主自动地进行英语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常英语词汇的积累。英语繁育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需要在明确表达文本含义的同时,体现语言的雅致与内在情感,因此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提高。很多学生在翻译当中往往只按照字面意思逐字翻译,导致翻译内容晦涩难懂、逻辑不通。翻译其实是一个重新组织语言的过程,需要学生能够扎根于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并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语言翻译的同时实现文化的翻译。在翻译教学当中进行英语文化导入,能够帮助学生进入到英语情境当中,防止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讹误问题。


        
3 关于应用语言学对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影响
        应用语言学对于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整个影响过程以及影响方面的梳理,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转变,使得教师真正认识到应用语言学对于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重大作用,进而为后续教学方法的优化调整奠定了思想基础,确保各项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3.1 关于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
作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听力是整个英语教学的核心,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听力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成为现阶段英语学习的主要障碍。基于这种实际,教师应当将文化导入作为听力教学的突破口。从应用语言学的教学来看,英语听力难度大其根本原因自安于母语与非母语文化环境的不同,在母语的文化思维影响下,学生一直用固定的汉语思维模式,尝试去理解英语听力中所表达的各类含义,从而造成学习障碍,无形之中增加了英语听力学习的困难程度,挫伤了学生对于英语听力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例如听力中较为常见的under the weather固定搭配,在英语文化中表示一句俗语,在较多情况下,表示身体不舒服,如果没有对相关英语文化场景进行必要的了解,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极易将其解读与天气有关的词汇,进而造成英语语句理解能力的下降。

3.2 关于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从现阶段我国英语教学活动来看,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置在听力等教学方面,忽视了口语对话训练,造成学生没有获得足够的时间与平台,来开展口语训练,造成学生口语较差。同时由于学生本身词汇储备不足,加之汉语以及英语存在的差异,使得口语表达往往符合英语文化场景下的交流需求。例如部分学生在初次遇到外国人时,由于词汇有限以及文化习惯,用Did you eat?作为开场白,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这种开场方式,在汉语场景下较为常见,但在英语场景下,这属于个人隐私,因此往往会
被抵触。而应用语言学场景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则在很大程度上应对了这一问题,教师通过必要的文化场景的塑造,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感知英语文化,明确中文文化场景与英文文化场景之间的差异,打破逻辑限制,从英语文化角度出发,使用词汇进行表述,不断提升语言表达的针对性以及准确性。

3.3 关于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应用语言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使得阅读教学水平得到提升。目前英语教材所涉及的内用较为宽泛,多数与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有关,因此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过程。例如在英语教材中选取的英国喜剧Box and Cox,喜剧的内涵在于,主人公麦考斯以及鲍克斯在白天、黑夜轮流做房东,进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在应用语言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使得阅读的深度得到提升,学生能够真正融入阅读课程之中,掌握英语文化场景下,语言表达的方式,切实增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学习能力。
        
3.4 关于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
        应用语言学使得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更加符合写作要求,英语写作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掌握的俗语、短语、词汇等信息,进行完整的语言表达,来描述某一场景,或者抒发相应的感情。文化导入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能够从英语文化的层面出发,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以及要点,从而避免出现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这种表述,而这种表述不符合实际的英语表达方式,增加了英语交流的难度。
        
4 关于应用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基本方法
        应用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要求教师在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的引导下,以应用语言学为框架,调配各类教学资源,转化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英语学习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4.1关于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英语语言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深刻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核心,以基本学情为导向,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英语知识、英语文化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课堂设置。尤其在英语文化导入的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增强课堂学习效率。根据相关机构公布的调查数据来看,40%的受调查学生,表示对于英语有着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60%的受调查学生,表示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较为一般,甚至对于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基于这种情况,在英语文化导入教
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进行必要地课堂导入设置,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切实增强课堂学习的效率以及质量。例如教师在应用语言视角下,通过英语文化导入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课程导入环节,更加明确知识学习的内容,形成一种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词汇、语法以及时态,激发起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4.2 关于加强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
        应用语言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活动,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思路,明确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相关要求,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以教师自身能力为突破重点,在应用语言视角下,转变传统学习模式,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衔接起来,从而增强学生对于英语的综合学习以及使用能力。在具体操作环节,学校以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教师的录入、培养,例如有计划地引进外籍教师,通过外籍教师开设英语文化课程,使得学生在英语文化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英语文化的培养,确保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整体质效。同时
还应当做好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并对培训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切实发挥教师在整个英语文化导入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5 结束语
        英语文化导入教学促进了现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的有效转变,通过必要的文化导入,教师能够将英语文化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英语文化氛围下,快速掌握英语知识,增强英语应用能力。基于这种认知,文章以应用语言学作为框
架,在明确基本学情的基础上,借助于应用语言理论,对英语文导入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形成完备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方案,进而为后续相关英语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在英语文化背景下,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提升其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文化导入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能够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英语文化,促进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英语口语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翻译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实现英语文化的有效导入,促进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慧艳.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7(12):89-90.
[2] 王金宝.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研究[J].中华辞赋,
         2018(6):112-113.
[3]郦珲.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探析—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与展望》[J].高教探索,2017(3):66.
[4] 刘卉.构建语篇能力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3):71-72.
作者简介:康曦(1979-05),女,汉族,籍贯:河南商丘,当前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教学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