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语
南京市浦口区新浦实验小学
摘要:书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无论是语文学习,还是数学、英语,书写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书写存在于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一个人的书写习惯主要形成于小学时期,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会帮助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提高书写的能力,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书写习惯;身心发展
当今是网络普及的时代,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的利用率不断上升,书写已经越来越被大众忽视,输入法的运用,越来越多的取代了自己用笔书写,这成为了普遍的现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了小学生书写习惯问题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学生在书写中的坐姿、卷面等问题难以得到重视与纠正,而这些不良的习惯又会影响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在黄荣瑜的《网络时代中学生书写能力的现状调查》 就指出:“电脑的普及降低了学生对自己字迹的要求,主动参加书法练习的少之又少。”[黄荣瑜《网络时代中学生书写能力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 2012.4.1.]从中我们也可以猜想到,极少的学生愿意主动花费时间在书法学习上,自然学校和老师也就逐渐会忽视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把字写出来,但不会注意他们的习惯是不是正确。家长也认为只要认字会写就行,对孩子的书写习惯关注太少。
基于当今学生书写能力逐年下降的现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是练习书写的开端,很大程度决定了之后书写的走向,对于学生以后的身心发展都有巨大的意义。
一、书写习惯问题的成因
(一)老师方面
1.老师对良好习惯的认识不清
当今教学的趋势是老师将课本上的教学要求教给孩子,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上的插图统一规范自身的行为,却没有自己思考怎样才是有助于学生提高书写能力的良好习惯。学生依靠老师的要求规范自己的书写习惯,老师积极要求坐姿和握笔的习惯,学生最多只会去注意这两个地方,这样的话,如书写前应该做好准备,书写之前应该思考怎样把字写好等良好习惯就难以养成。
2.老师要求过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在不断提醒和引导中,掌握方法和技巧,书写也是同样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手部发育还不够完全,所以在书写能力普遍较低。有些学生接受过课外的训练,学习的速度会快一点,但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对书写只有初步的概念,对怎么样能够写好认识不清。
(二)家长方面
1.家长书写意识较低
在学校中,老师关注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离开学校,家长也都没有忽视孩子的书写习惯问题,反而十分的重视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常常对孩子进行督促,希望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但是家长的监督经常只停留于口头指正,没有有效的教育方法,学生改了又会重新犯同样的错,反反复复,没有太大作用。学生总是犯错误总是有反复性,单纯的说教很难有太大的效果,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感觉。家长面对孩子的书写,经常是撕掉,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哪里出现问题,再去重写效果不大。
2.缺乏家校的有效沟通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因素,主要需要外部的帮助,老师与家长的督促可以有效地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而到了中高年级之后,必须要求学生逐渐将老师、家长监督下的书写习惯内化为自己自发的书写习惯。因此在低年级为学生的书写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与以后的书写习惯有几位重要的意义。
(三)学生方面
经过调查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会进行练字,有的是出于父母的要求,不得不进行练习;有的确实是自己喜欢书写,但这样的孩子不到十分之一。学生的天性是自由的,不愿意受到拘束和逼迫,对于家长的要求无力反抗,只能将“敌意”转向“书写”,将“书写”作为敌人,讨厌写字,讨厌练字,失去书写的兴趣,当学生对某件事情失去兴趣,产生主观的排斥时,一切手段都将变得无力。
很多学生认为书写是自己痛苦的来源,如果不用写字就会很轻松,从而产生应付作业,随随便便写完就行的心态,甚至出现不愿意动笔,考试时随便乱画几笔的现象。
三、书写习惯培养的对策
为了应对以上的问题,必须从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面共同想办法,三管齐下,让学生真正了解书写的意义,自觉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老师方面
1.关注自身的教学常规
作为一名老师,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日常教学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书写习惯。我们应该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笔画规则和间架结构,而是要从一年级开始教会学生顿笔运笔,让这些书写技巧变成一种习惯,从而提高汉字书写水平。 低年级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学习最重要依靠模仿老师,长期模仿老师的正确书写习惯,加上老师的督促,有助于正确书写习惯的培养。
2.采用丰富轻松的教学方式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发展阶段,首先要让学生感到有趣,开展各种书写比赛或者书写游戏,培养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合理安排作业的数量,避免过量的作业使学生对书写产生厌倦心理。老师应该运用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书写的兴趣,“结合年龄较小的小朋友,都喜欢做游戏的情况,教师可以将写字、观察字融入到游戏的环节中去。”[ 牟晓燕《培养低年级良好的书写习惯》【J】 小学时代 2011.11.11.. ]这样学生对于有兴趣的事情就更容易培养良好的习惯。宁可让学生写少一点,写慢一点,让学生在习惯培养的初期迈出正确坚实的一步,而不是寄希望于犯错后的改正。
(三)家长方面
了解学生在家的书写情况,一起配合,帮助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家庭教育作为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对青少年成长起着最基础的持久的影响。[ 李阿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D】江南大学 2013.06.01.]家长共同参与对孩子书写习惯的培养,在家中也能够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习惯,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相关的养成。
在家长的协助下,老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性格发展的特点,有利于老师对症下药,帮助学生纠正自己书写习惯的错误,相互交流习惯培养的建议与意见,帮助对孩子书写习惯无计可施的家长,解决书写习惯的问题。
(三)学生方面
1.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班级中总会有几个书写优秀的学生,在每次书写后,将书写习惯良好的学生的照片公布出来,不仅包括字写得好,而且包括坐姿、握笔姿势正确的学生,并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其他学生能够找到学习的对象和目标,努力从一方面得到表扬,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设立书写习惯小组长,负责帮助其他学生纠正组内同学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努力的动力,也更可以营造一种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2.建立同学间的相互监督机制
同学可以互相监督书写习惯上存在的问题,相互纠正共同进步。老师的个人精力是有限的,利用学生相互监督、评价的方式,可以提高习惯培养的效率和效果。设立书写小组长,对书写能力差,书写习惯不良的学生进行辅导和督促,老师时常对他们进行关注,帮助书写有问题的同学提高书写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总之,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必须正确引导,强化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持之以恒,在教学中进行细致、具体的指导,只要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参考文献
[1]黄荣瑜《网络时代中学生书写能力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 2012.4.1.
[2]司玉花《小学汉字书写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5.10
[3]岳晓春《新课标下语文书写习惯初探》【J】语数外学习 2012.11.29.
[4]牟晓燕《培养低年级良好的书写习惯》【J】 小学时代 2011.11.11.
[5]李阿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D】江南大学 201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