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引导 ——浅析小学二年级数学有效教学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陈申荣
[导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以学生为本,以兴趣为引导,
        陈申荣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田坝镇石塘完小     655407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以学生为本,以兴趣为引导,充分地发挥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思考,以促进数学知识点的内化。本文结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情况,分析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指引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数学;趣味性

前言:在开展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注重把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地探究及思考,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兴趣为引导,改变小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指引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探究,把握数学知识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促进数学知识点的内化,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一、以情入境,激发兴趣
        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情境化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地应用,利用情境进行引导,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1]。联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情境进行教学引导,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地探究及思考。二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比较喜欢玩儿,教师可以把握这一身心特点,以情入境,从而使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及思考当中,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于二年级小学生的学情,采取情境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二年级数学《角的认知》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生本理念,注重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效地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强化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联系小学生的生活情况,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创设以下情境:粗心的“小马虎”将三角形的一条边落在了家里,你们看这个图形还是一个三角形吗?(利用计算机进行情景再现)学生回答:不是。接下来,我将两条边形成的角圈起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角。通过进行情景创设,将“角”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使小学生对角有一个大概的认知。接下来,在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后,对角的知识进行讲解,从而引导小学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思考,以促进数学知识点的内化[2]。
二、创新教学,提升效率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二年级数学教学特点,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创新,指引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有效地学习及思考,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认知[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把握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并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及理解 [4]。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除法算式知识的时候,注重增强小学生学习体验感,突出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主体地位,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指导小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小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在除法算式知识学习时,引导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如将12根木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根?将12根木棒评价分成2份,每份多少根?通过合作学习,动手操作,增强小学生课堂体验感,对除法12÷3和12÷2的意义进行深入地学习及理解,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三、生活教学,深刻认知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生本理念,要注重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地学习及思考,以促进知识点的内化。为了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引导。通过这一方式,降低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小学生联系生活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做好把握,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及思考,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及理解,并结合生活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运用 [5]。
        例如,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我们身边的数》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使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数学知识学习更感兴趣。教学中,对“数”的学习和认知,教师可以联系电话号码进行教学。如让小学生想一想父母的电话号码、自己的电话号码。通过联系11位电话号码,指引小学生对《我们身边的数》进行有效地学习。又如在《数一数》教学时,注重引导小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进行把握。如联系学生跟父母去市场卖菜的生活情境,一斤苹果的价格是3远,3斤苹果的价格是多少钱呢?通过联系生活,使小学生对3+3+3=9(元)和3×3=9(元)这一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理解,把握乘法和加法的联系。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数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及思考。结合本文的分析来看,通过对二年级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把握,突出生本教学理念,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数学知识点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加深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及内化,更加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婷婷. “学”“用”结合——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0,(66):75-76.
[2]钟艳玲. 试分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7):45+44.
[3]史福天.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以二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79.
[4]纪晓红.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意义分析[J]. 中华少年,2020,(15):123+125.
[5]李建萍.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方法和途径[J]. 新课程(综合版),2019,(0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