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李静
[导读]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让学生识字为目的,同时,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有难度的任务
        李静
        重庆市秀山县迎风小学  
        摘 要: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让学生识字为目的,同时,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有难度的任务。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有兴趣的去学习汉字。让学生认识汉字是学生在往后学习写作和阅读的前提,因此,使小学生能够掌握大量的汉字是很重要的。幼小衔接的教育方法对于小学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心情下,自愿的去学习和增长识字的数量。本文主要以探讨小学生识字教学为主展开讨论,在其方法和目的等多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教育教学; 小学识字; 有效策略
        引 言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够长久的集中,对于枯燥乏味的讲解或者不感兴趣的事情大部分情况下很难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在激起学生学习欲望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愿进行学习,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来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进行教学。
        1 让识字成为一种游戏
汉字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你走在街道上,汉字已经是随处可见。而学习汉字是我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必须要学习的东西,也是最主要的东西。很多人都会说传统文化很简单,但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汉字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个关于这个社会最重要的东西。
1.1 让游戏加入学习的目的
小学一年级学生对于游戏的诱惑几乎是很难有抵抗力的,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对于游戏的欲望更加强烈。枯燥的学习难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很难对学习产生欲望。把游戏融入教学当中既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识字产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并且自主学习。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小学生对于教师乏味的讲解,明显更能接受在游戏中进行学习。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孩子主要以游戏为主题,而作为刚刚升上小学的小学生来讲,对于在游戏中学习的习惯已经是扎根。
1.2 如何把学习和游戏结合
教师可以设计许多不同的文字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准备许多的小球,可以是乒乓球。教师在每一个乒乓球上写上不同的汉字,放在外层看不到内里的箱子中,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抽取。学生抽到球之后要大声念出球上的字,如果读的正确,就可以把球留下,若是错误,就需要把球重新放回到箱子中去,让下一位同学来抽取。最后获得乒乓球最多的那位同学可以获得奖励,教师也可以在游戏之前把奖励告诉同学们,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游戏当中变得更加积极,也可让学生自主学的欲望更加强烈。但是教师需要注意一点,学生很难对一项游戏保持很长时间的好奇心,在厌倦了之后会对这项游戏无感。所以,教师应该设计多种不同类型的、不同玩法的文字游戏,并多次更改游戏,让学生的兴趣一直保持下去。


        2 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1 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重要性
现在的教师大多重视课堂上的教学,往往忽视了生活中的教育。教师应该让学生融入到社会环境当中,把整个社会环境当做一个大课堂,在生活当中识字,在生活当中学习。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不仅仅在课堂当中能够听说读写,也要在课堂之外的环境中发现汉字,找出汉字,学会汉字,要教会学生能够发现汉字的眼睛。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社会环境当中识字的速度远远要比课堂上要快得多,小学生对一切都比较好奇,能够在日常环境中发现自己不曾见过,或者不知道的事物,比如自己不认识的字。小学生是学习汉字的起始,对于社会环境当中不认识的汉字就会感到兴趣,然后引导自己去学习,在社会中学会汉字。
2.2 教师引领学生走出课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领学生主动走出课堂,进入社会当中。告诉学生今天来找出汉字,并认识那些汉字。学生对于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感到有趣,对于在上课的课程中走出课堂也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他们就会发现很多他们曾经不曾留意过的汉字,对于认识的汉字他们会大声的念出来,对于不认识的汉字教师就可以交给他们,这样大大的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欲望,也是在生活中去学习汉字。生活中的汉字是非常多的,学生学习汉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往后的阅读打基础,更是为了在生活中可以看懂更多的汉字。
        3 让学生在阅读中检测学习
3.1为什么要在阅读中检测
学习避免不了检测和考试。检测是让教师知道每一位同学前一段时间的学习状况和整体的学习情况,然后教师根据这些情况来做出课堂的改动,来修改课堂的进度。学生识字的情况往往可以在阅读中体现出来,所以很多教师会选择让学生读一篇小作文来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观察学生阅读的字音准确,阅读过程当中的识字量来确定学生的识字状况。
3.2 在阅读当中检测的重要性
识字是学生写作的开始阶段,让学生接触阅读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识字和阅读能力,也可以让给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教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可以在学生阅读当中点出优秀的部分学生进行奖励或者表扬。教师也可以举行一些阅读大会,让每一位同学进行参与,从中让学生自己挑选出优秀的阅读者,进行奖励或者夸奖,让学生产生积极性,对阅读产生兴趣。
        4 结 语
汉字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每一个人都要从小学习汉字,汉字已经扎根我们的生活。小学生的识字量是非常大的,当中会伴随着非常多的困难。教师应该随时发现每一位同学的进度和磕绊,使每个同学都能掌握识字的基础,为日后阅读打好基础计算。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对识字保持兴趣,能够自愿识字。
        参考文献:
[1]郑友利.趣味识字“九”法.教育评论,2012(6):98-99
[2]桑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3):65-65
[3]张行涛,周卫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15.10
[4]于生丹,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的对应与关联,当代教育科学,2015.1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