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毕业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刘洋
[导读]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为幼儿园输入男教师受到家长、学生等社会群体的普遍关注
        刘洋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摘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为幼儿园输入男教师受到家长、学生等社会群体的普遍关注。虽然每年招收男生数目较少,但仍然存在毕业流失的现象。本文利用对2名学前教育专业但是为从事幼儿园教师的男生进行深入访谈,试图分析他们没有选择幼儿园教师的原因。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毕业流失;原因
        目前,男幼儿教师的缺失给学前教育带来了很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幼儿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幼儿园需要男幼师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普遍认识。男教师的“刚性”教育和女教师的“柔性”教育完美结合,可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1]幼儿教育需要大量引进男教师,男幼师虽然更容易获得工作机会,但男幼师在幼儿教育行业仍然严重缺乏。
        访谈者基本信息介绍
        ×××,男,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6级大专学生,由于对学前教育专业认识有所偏差,想转专业,后来无果,继续带着情绪直至毕业。
        ××,男,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6级大专学生,曾经想当幼师,后来转变了想法。
        访谈主要内容
        ……大学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很无奈。我们班就这几个男生,活动范围小,也不参加什么活动,觉得混在女生堆里有的时候很尴尬……身边男生少,我们生活觉得也很孤独,害怕和女生说话,上课的时候,比如舞蹈课比较不方便,肢体不协调会闹出很多笑话。渐渐的开始问自己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职业,对学前教育专业渐渐失去兴趣,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对专业知识学习缺乏信心和兴趣。幼师专业毕业在幼儿园工资不高,还很累。
        在与这两位学生进行交谈时,他们经常说的几个字:尴尬、排斥、没兴趣。从学生的面部表情也可以看出,他们也很无奈、矛盾和迷茫。对于学前教育没有什么兴趣,不能很好的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在专业知识上也存在不主动现象。这就导致在毕业之后不想从事幼师职业。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从前女幼师统一幼教事业的局面将会打破,男幼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出现在大家面前。高校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地方,学前教育男生生存和就业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毕业之后不选择从事幼师行业。笔者与两名毕业生深入访谈,感受到学前教育男生面临的是传统与社会观念的双重压力。
        一、原因分析
        (一)选专业时,听取别人意见
        很多学生经历高中漫长的学习旅程,只会埋头苦读,对专业一点不了解,因此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听取父母、老师的建议。在被访谈的两名学生中,均是由于家长或者老师说“教师工作稳定,有寒暑假”,“男幼师少,竞争少,好就业”等。上大学前对学前教育专业了解不多,只是知道自己是“幼儿园老师”,毕业就能当老师,觉得当老师也挺好的。然而毕业了,开始找工作了,2名学生表示,专业自己不懂,也不是自己的爱好,如果还有机会重新选择的话,他们都不想选择学前教育专业。虽然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好,但是在选择专业是还需要考虑个人的性格和兴趣。选择专业的时候,学生被动接受,但当毕业之后,他们比较后悔,觉得应该更看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自身出发,选择专业。
        (二)实习之后决定不当幼儿园老师了
        刚进学校的时候,都有想当幼儿园老师的想法。开始觉得挺好的,但是,等到真正进到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发现和自己想的不同。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会受很多委屈。同时还得受到学生家长的质疑,有些家长觉得男教师存在不安全因素,不能照顾好孩子。自从实习之后,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在学校学习就是为了拿到毕业证,有了这种厌倦的心理,把专业课程当做完成任务,得到毕业证。这种逐渐萌生的想法影响他们后期的状态和做出的选择,也为毕业之后没有选择与学前教育相关的职业埋下了伏笔。
        (三)薪资待遇是考虑就业主要因素
        薪资待遇是对一个人劳动之后的直接回报,它是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主要来源,与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息息相关。男孩子需要养家糊口,收入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考虑的首要因素。“工作就是为了赚钱”,他们对于收入的高度期望和幼儿园教师工资的现状产生了鲜明对比,导致他们在职业选择上会主动寻求报酬更高的职业。相比较其他的同学,他们收入可观,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对自己的工作也很满意。拿着较高的收入,让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同时,周围人群的比较,让他们觉得高报酬的工作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也是碍于以后结婚需要养家的顾虑。因此,在经济压力下,和这种传统思想的束缚下,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在就业是不得不考虑经济因素。国家就《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问题在网络上征求意见,幼儿园教师的待遇问题是最受关注的话题,占总留言的1/3。[2]
        (四)没有进行分类教育,教育环境女性化
        因为周围都是女同学,教师基本也都是女的,这样导致在女性居多的环境中生活两年,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同时在朝夕相处,潜移默化的接受这些影响 ,有可能具有女性化的特点,缺乏阳刚之气。

女生在学前教育专业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在学校的专业设置、教授方法也很少考虑男生特点,最重要的没有进行男生的分类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上舞蹈课的时候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这种女性化的环境不适合男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很难培养出来能力强的男幼师。同时,人际交往受到一定限制,存在交往压力,影响着男生的心理健康。
        (五)社会认同感低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而造成的偏见。人们也普遍认为女性角色在幼儿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男性在选择职业上应该体现男生优势。男幼师一般情况下不被社会认可,很多人认为男生从事幼师行业是没出息。因此,会受到家长、亲友等的不理解、甚至持反对意见。这种情况会对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男生产生无形的压力,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甚至家庭。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兴起较晚,大家普遍认为学前教育就是女性的天下,男生从事幼师是没有前途的。因此,对于男生来说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社会认同感低,在这样大环境的影响下,导致后来不想选择从事幼师工作。另外,家长对于男幼师态度两级化。有的家长认为男幼师果敢、开朗、有胆识、心胸宽广,这些闪光点可以对孩子人格塑造上产生好的影响。但是有些家长认为男幼师很难对孩子进行长时间细心的照顾,普遍认为男幼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在访谈中,两位学生都说了,男幼师比较“吃香”,好找工作、小朋友也喜欢男幼师。他们觉得男幼师“吃香”的原因是男幼师比较少、身体素质也要比一些女教师好,另外就是男幼师少,比较受重视,发展空间更大。但是,自从在幼儿园实习或者接触幼儿园工作之后,他们都感觉和自己想的不一样。首先,因为男生数量少,男教师除了日常的上课、管理还要承担一些体力劳动,干一些脏活儿、累活儿。其次,在幼儿园上课的时候,表情严肃显得就很凶,过于亲切就有点显得太娘,讲课也比较粗略,缺乏耐心,这样就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帮助,但是幼儿园优秀的男教师很少,没有优秀男教师的榜样的帮助和引导也是他们职业发展的又一障碍。男幼师表面看上去很“吃香”,与实际工作中的打杂形成很大的反差。
        二、解决对策
        用心对待,热情关注
        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的低认同,使得他们压力很大,但是面对生存,他们又不得不妥协。怎么才能把他们解救出来,就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多多的接纳他们。改变传统观念对他们的认识,正确的认识男幼师将成为幼师队伍中的主力军。男幼师作为一种职业,人们不应该用有色的眼镜看待他们,幼儿园男幼师较少,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议论声不会少,就显得特殊,在大家的不认同或者好奇下,他们很难怀着一颗平常心。我们应该用平等的态度看待他们,保证他们可以在舒服、宽松的环境下工作。
        (二)加强专业管理,寻求适合男幼师的培养方式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通过对他们进行成长、成才的教育,不仅可以使他们感受这份责任,更多的时候是把这种责任化成一种力量,贯穿他们整个生活和学习中,从根源让他们知道从事学前教育专业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的价值。其次,可以尽早的安排进入幼儿园实习或者见习,多接触幼儿园、多接触学生和家长,一方面可以深入的了解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最后,可以多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讲座,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可以感受专业精神,稳定他们的专业思想。
        (三)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从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刚刚入学就应该开始注重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专业解读,同时加强对他们职业生涯的规划。通过访谈对象可以看出,男幼师心理上有偏差主要来源于没有正确的职业观,因此,在大学就应该帮男幼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应该为男幼师专门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让他们了解幼师教育、了解发展前景,帮助他们更好的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树立更高的教育理想。同时,聘请一些比较出色的一线男教师做专题讲座,在交流中,学习榜样身上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增强专业意识,激发兴趣。
        (四)与幼儿园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
        实践能力对于幼师来说是很重要的,男生只是在学校期间学习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并没有太多发挥实践的场所。生活中又与幼儿接触较少,如果再不安排学生多接触幼儿园,即使在学校学的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能力。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与幼儿园长期合作,共同努力培养出高能力、技能强的男幼师。高校可以与想要男幼师的幼儿园进行长期合作,鼓励男生利用空余时间定期去幼儿园进行工作,包括见习和实习,让男生多多参与、接触幼儿园的管理,在熟悉幼儿园的基础上,热爱这个职业,锻炼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同时,多让男生进入实训室、进行模拟教学,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实践的积累。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缺乏是所有师范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男幼师在幼教领域中发展的现状是有喜有忧。喜的是社会已经意识到男幼师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与女教师同等重要的地位,忧的是男生即使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之后也有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选择幼师行业。不管怎么认为,刚柔并济的幼儿教育才是当今社会健康的教育模式,也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加强对男幼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更多的男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并在毕业之后不忘初心,从事幼教事业,这才能使幼儿教育继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付刚.浅谈幼儿园男教师的困惑及相应的排解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2]冯晓霞,王玲艳,萧树娟,汤霞敏,张怀荣.聚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纲要----对学前教育建立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