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翔云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湾中学 山东省 荣成市 264309
一、研究背景
学情背景 随着网络的发展,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此外,部分学生偶像观扭曲,过度偶像崇拜·······这些都能引发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范,弱化了其社会道德和责任意识。
国内外背景 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中国在积极防控国内疫情的同时,也在积极的援助其他国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单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仍然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部分西方敌对势力提出“中国威胁论”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贸然提高关税,甚至为此次疫情冠上了“中国病毒”。
二、做法与经过
明确主题,确定主题思政课的主要框架。本次专题式思政课以社会热点“疫情”为依托,以教研组为单位,发动教师收集资料,研究疫情防控中展现的“责任担当”“爱国主义”“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生命教育” “价值观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等内容要素,及时将防疫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作为教学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发挥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
整合资源,开展主题思政课的线上、线下互动。
(一)用心用情开展线上教学,落实落细落地。
1.教学环节落实。
搜集与专题课程相关的文章视频资料,本次专题式课程以疫情为例:环节一真人真事真触动,选取了在战“疫”一线中的先进事迹和感人视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环节二有感有思有话说,问题的设置可思辩式、感悟式、话题式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有情怀,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环节三有知有行有担当,本环节最终落脚到学生自身的实践中,触动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有所触动,发生转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教学环节落细。在教学中,打破年级限制,将四个年级的课本以专题的形式重新编制,选取符合时政热点的角度,大视角小切口进行课堂的深度融合。环节一真人真事真触动:事例的选取可以教师精选视频或图片等形式,也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在搜集事例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更多感人事迹,引发内心触动;环节二有感有思有话说:在教学过程中,由班长或课代表做好发言记录,整理好文稿,可形成评价性资源。
线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系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知识,向家长宣传健康卫生常识,精心制作战疫情、筑防线、献爱心手抄报;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一篇篇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文章。
3.教学效果落地。将专题式思政课的学习与学校“悦美教育”—诚信评价紧密结合,重点在过程化考核。根据考核方案对学生平时成绩设定权重,课前注重出勤率,课中注重讨论题、思辨等互动学习,课后汇总公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成效与启示
(一)形成主题式思政课的开发、实施机制。
形成学校主题式思政课程体系。围绕国内外最新重大时事、政策和形势,开发对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思政课,思政课教学与专题思政结合,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
建立一支思政课教师队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从校长、中层、道法教师,人人都能上思政课。
探索创新思政课的实施路径。一是内容的组织上,改变单一的你说我听的模式,以问题设置、互动交流、案例解析、调查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二是在载体和工具上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手段,以演讲、画本、歌舞、朗诵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生动活泼、润物无声地达到教化感染的目的,逐渐完善主题课程。三是探索思政课长效化、常态性发展道路。整合社会资源,着力打造“文教结合、课内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思政课建设新局面。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优势(龙山革命纪念馆、永怀纪念馆、谷牧故居,核电站)等,开发利用好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推动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打造学生思政课的社会实践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