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典诗文诵读在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郑士林 卢镇武
[导读] 经典诗文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郑士林  卢镇武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摘要:经典诗文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也体现了为礼乐教化的和谐关系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观。而若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在所有高校中开展经典诗文诵读,能够有效地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因此,从选取经典诗文诵读的教学内容入手,把经典诗文诵读作为高校的常规教学工作,并开展多种多样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分析经典诗文阅读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以此体现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典诗文诵读;高校;素质教育;积极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一般项目,编号pdjh2019b0779)“经典诗文诵读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经典诗文诵读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承担着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民族文学水平的重任。因此,高校首先应当意识到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性,然后采取科学的方法,提升现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水平。在校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应当形成教育合力,充分研究关于经典诗文诵读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得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得到升华。
        二、经典诗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构建“仁内礼乐外、仁本礼乐用”的和谐关系
        中国发展史上经典诗文在各个朝代都有代表作品,在进行经典诗文诵读过程中,教师应当选择经典传统的诗文选段,详细的为学生介绍选段背后的文化背景、政治背景、作者背景等。比如儒家思想奠基人和传播者孔子,所提倡的思想就是要发展人文精神,孔子的代表作有很多,论语、诗经、孝经等,都体现了儒家礼乐教化的重要思想。礼乐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可以将其用在过辩证关系的教学中,这样才能保证每个高校学生与内心群体,甚至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都能达到和谐安定的精神状态,还能将大学生的心态变得积极乐观向上。
        (二)阐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价值
        通过经典诗文诵读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倡导学生树立勇敢拼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大学生提供健康良好的文化营养。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经典诗文,这些都反映了作者的强烈的爱国情怀,另外,还要在传统文化中倡导学生重义轻利,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比如孟子的义利之论,《汉书》中提倡为了正义而不谋私利等。因此,应当善于发现经典诗文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经典诗文诵读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贯彻新时期教学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应当将传统文化加到高校具体教学中,但是现阶段来看,很多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欠缺,很多学生对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一无所知。

为此 ,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高校中,必须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要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髓,确保语文教学不偏离人文性。因而高校应当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贯穿到教学目标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在各个场合经典诗文诵读的意识,保证学生能够通过经典诗文诵读,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提升大学生对经典诗文的鉴赏能力
        大学生应当认识到经典诗文是民族精神源泉,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着真善美的思想光辉,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不断提升自身对经典诗文的鉴赏能力。在学生的日常教学和各类校园文体活动中有意识的增加经典诗文诵读环节,利用诗歌朗诵、情景话剧、社团活动和汇报演出等平台,充分向大学生展示对经典诗文中文化内涵的理解。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他们的听说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也能够全面提升,还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诗文带来的乐趣。
        (三)强化高校大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现阶段很多高校大学生都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很多学生认为只需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只保证学习成绩顺利通过。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大学生必须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务实精神。随着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高校的校园文化,导致很多功利性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泛滥,很多大学生都被“快餐文化”所吸引,便失去了自主阅读的兴趣爱好。而通过经典诗文朗读活动,可以端正学生读书的态度,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四)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作为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应当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来形成良性互补,培养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艺术审美。经典诗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通过经典诗文诵读,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在经典文化中有很多具有强烈民族尊严的诗句,比如“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学生应该有厚德载物的胸怀来宽以待人,还能教会大学生培养勤奋务实的民族性格,比如《礼记·缁衣》的“言必虑其所终,行必稽其所敝”,此句也是表达做事情要考虑后果的意思,学生应当从中学习善始善终的做事风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旨在让大学生被文化所吸引,自觉接受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儒雅的气质,塑造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郑士林,郑少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创新途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5):120-121.
        [2]郑士林.国学教育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7):164.
        [3]郑士林,林晶.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42-43.
        [4]郑士林,张冬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高校素质教育对接路径新探——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33):24-25.
        [5]杨璐,郑士林.浅析“非遗”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J].青年与社会,2019(28):202-203.
[ 郑士林(1987-),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卢镇武(1998-),男,2017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