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文
聊城大学 252000
中学生这个特殊阶段必须特殊对待,处于从孩童过渡为成人的阶段。这时的他们正处于一个过度期,也就是青春发育期。他们这时无论从心理方面还是生理方面即将走向成熟,与社会接触有感,渴望变换社会角色。但是心理或者思想还是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心理水平不高,身心发展不平衡,许多愿望不能实现,这就导致了初中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这些矛盾不顺利解决,很有可能在情绪,性格和一些日后的行为中出现问题。对这段时期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的家庭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关注,更是重中之重。
有案例描述可知,某校初中生在小的时候多才多艺,成绩非常不错,各个方面都均衡发展。但是到了初中后成绩大幅度下滑,与他人交流时存在着语言障碍,交流起来紧张害羞,个性脆弱敏感,很少与同学、老师打招呼,大多数时候独来独往,平时在班里也没有十分要好的朋友,直到发生这次突发事件——用刀片划手臂。班主任通过家访找到了其中的原因:这名初中生生活在离异家庭,由于早些时候母亲失去了孩子,一直生活在丧子之痛中,又加上与父亲离婚,每次与其他人的交流中都是以前的事情,又到了青春期,再加上家庭变故,母亲与她年龄差距过大,关心她的方式不当,导致孩子过度压抑,母亲竟然带孩子去精神病医院看病,这件事被班里一个男生知道后,便一直说她有精神病,结果情绪失控,发生了这突发事件。总之这个学生由于家庭支离破碎,孩子缺乏依靠,缺乏安全感,使学生从小觉得比别人差,低人一等,从而导致了自卑懦弱心理,自卑导致了情绪的自闭。又加上到了青春期,心理比较敏感,内心的纠结掩藏在深处,心理承受着压抑和痛苦,所以到了用自残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的地步。作为班主任老师没有选择沉默和推卸责任,更没有放弃这个内心承受着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压力的学生,而是以作为教师的仁爱之心和自己拥有的丰富的管理班级的经验以及自己掌握的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做出了一系列的方案计划试着去拯救这个学生,并产生了极大的效果,让该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该生的命运。自己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和认可。
一、善于观察,关注每个学生
一个具有敏锐观察能力的班主任,往往善于观察学生,掌握学生情况,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的教育和引导,能够把问题及时的解决掉,把错误的和不规范的思想行为消灭在摇篮状态中。因此观察能力是班主任进行工作执行力,发挥教育艺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和基本条件。作为一名班主任,眼光要十分犀利,敏锐,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并能够洞察学生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学生的个性和他们的情况,能及时判断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观察到学生的内心活动。作为一名班主任,观察力的强弱,决定着自身工作的优劣程度。
二、较强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在一个班级中,突发事件都不同程度,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如何处理班里的突发事件,关系着每个同学和班级的稳定发展,也反映出了作为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艺术。这是班主任教育机智的一个基本的体现。所以班主任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现状,认真分析突发事件的特点。遇到突发事件一定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只有这样才不会失去理智,能够更清晰的思考和选择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措施。
三、善于了解,关爱学生
教师教书育人,重在育。每位老师都深爱着自己的学生,为了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教师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去关注学生所思,学生所想。关心学生,就要和学生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俯下身子,认真听学生诉说,从学生的倾诉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正需要什么,然后才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四、家校合力,正确教育
家校合作,即家庭和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这两方面的教育是相辅相成,各显特色的。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家长通过学校的访谈或者活动能与孩子有效的深入的沟通,能够体会到孩子学习的不容易,更能够发现孩子的心理成长。对学生来说,他们能够看到父母的关心,进而能够体谅父母,理解父母。更能够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有利于亲子交流。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默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教育功能。
五、学会赞赏,重塑信心
作为教师,应当用赏识的眼光,赏识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对学生的赞赏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表扬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尽头就越足。教育的奥秘就是在于给孩子信心,而老师的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的金钥匙。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表扬,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能。
六、融入集体,学会交往
一个有温度的班集体可以更能发挥个人在学习,生活中的灵性思维,让每个学生更能无拘无束,开朗,热情,开心的成长。班集体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个性的主要场所,又是满足班集体成员交往,友谊,学习成就,自尊和荣誉等精神需要的主要场所。只有在集体中,逐渐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也能提高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能力。
七、发展中的个体
学生是人生中进步最快的阶段,是属于发展中的人。有些学生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稳定性,以及差异性,只要给学生足够的动力和鼓励,很多奇迹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中学生的身上。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强,心志也逐渐走向成熟,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正确引导很重要。上述案例中的学生由原来的问题学生,在经过班主任老师的积极沟通,引导,采取措施,走向人生的正轨,不断的向前发展,进步。
总之,班主任要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个体,对于他们所产生的问题要积极的引导,沟通。以一颗仁爱之心去对待学生,尊重爱护学生,这样学生也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