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刘敏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广,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敏
        山东省德州市新湖北路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广,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探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小学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展开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有效策略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是重点内容,文本细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文章情境当中,切实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情怀。但是,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整体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模式单一枯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解答问题的能力,忽略了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中的中心思想。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机械化地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文章,或者让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只对个别的语句进行相对的讲解,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进行标记等。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进而使学生逐渐失去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失去阅读的积极性。
1.2文章欣赏能力不足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趋向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后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审美能力。导致学生在阅读时没有自己的见解,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整体的教学效果不高。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完全根据教案的节奏来进行教学活动,忽略了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理解和阅读的时间,教师直接讲解其中的内容,这不利于文本细读教学的开展。
1.3知识拓展延伸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会对文章结构进行大致的讲解,然后挑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经典的段落,让学生进行延伸性分析。这样虽然能够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延伸性教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导致学生进入思维误区,反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知识拓展延伸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逐步的引导,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2.1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语文阅读文本细读的重要一步是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在实际阅读学习中只有在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之后,才能从根本上了解文章中想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教师就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阅读学习,还要不断吸引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好奇心,并通过文本细读,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进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讲述文章前面的内容,当学生正在投入地听讲时,教师可以暂停一下,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乌鸦最后会不会可以喝到水,它是怎样喝到的,等等这样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后面文章的好奇心,学生很想知道后续的故事发生了什么,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后续的阅读,在仔细阅读中寻到真正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好奇心,又可以让学生进行仔细阅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2.2培养局部细读的把握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仅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还要培养学生在文章阅读局部细读的把握,每一篇优秀的文章中的每个小部分都有其含义,都为中心思想进行铺垫。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进行文章局部段落的细读,并且要注重每个段落和语句的讲解,进而让学生能够有效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桂林山水》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局部的细读,提出一些像作者是如何描写桂林山水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学生可以通过局部的细读来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丽,进而可以充分体会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3 适当地拓展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拘泥于教材上的文章,可以适当地进行阅读延伸。但是,教师要注意不可盲目地进行课外延伸,盲目地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陷入困境,进而导致学生失去阅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阅读接受能力,并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合理的筛选课外延伸内容。例如,在《七律·长征》的阅读教学开展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把握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可以适当地引出一些描写长征精神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文本细读,并在语文阅读细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红军的长征精神,进而不断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本细读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针对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文本细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需要注重对文章含义的整体把握,并引导学生对局部内容进行细读,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思想。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外知识的合理拓展,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保证文本细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巧芸.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20,17(19):67.
[2]黎娴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36):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