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幼儿园家庭现状的“疫情居家游戏”开发的行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徐红霞
[导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徐红霞
        安昌街道白洋幼儿园
        问题来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教育应力求达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古往今来的幼儿都着迷于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想象和创造性等令无数教育家们着迷。游戏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代表着幼儿的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而游戏丰富的内容和特有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随意性和娱乐性。
        而现在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限制了我们每个人的活动范围,延长了我们的假期。当然孩子们也不能正常入园,失去了好多游戏的乐趣。但这不是能成为影响孩子们的生长生活的一个门槛。为了保证疫情期间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进一步开展落实,我园采取了科学安全、有趣的方式,利用网络,开展了空中课堂等方式,让孩子们在特殊时期也能享受游戏乐趣。但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过度的利用电子设备,背离初衷危害大:
        (二)游戏用具有限,游戏乐趣大大减少:
        (三)场地限制,游戏无法很好施展:
        (四)家长过多参与,幼儿能力得不到锻炼:
原因分析:
        1、没有制定活动计划或者执行不到位:家长和孩子未一起制定活动计划,各个学习和游戏太过随机,让孩子觉得可有可无,容易被忽视。也未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进行有效分配,只要孩子闹了,吵的时候,家长们一律妥协利用电子产品观看视频或者游戏。孩子是有事干了,也不吵了但同时也让孩子变得机械化如同大人戒不掉手机一样,也增加的对眼睛的负担,甚至导致眼疾。
        2、想法单一,资源不会善加利用:线上教学到一定的时候,由于条件限制老师和家长的想法太单一,能想到的游戏材料又太少,甚至会出现有些游戏重复或者相同类型,引不起孩子的兴趣,比如球、绳子等。但若一时头脑风暴想出新的用具时,又怕个别家庭无法提供,一时又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平,没有材料、没有挑战,也就缺少了游戏本生带来的乐趣。游戏也必不可少场地的提供,但若场地一直在同一个地方进行,比如家里哪个地方大就一直在那里进行游戏,没有利用家中各个地方,想法太过于局限,哪怕游戏形式再不一样,但总是没有新鲜感。
        3、家长平时的做事习惯导致的,孩子越不会,家长越帮忙,而且是帮到底的那种,家长越帮忙,孩子就更依赖家长,恶性循环,这样孩子的动手能力会特别差,当游戏遇到困难,也会第一时间寻找家长帮忙。
实施计划:
1.收集适宜游戏资源(模仿层面):
        发现我班家庭基本上是属于自建房,哪怕是出租的也是自家房一类,可
利用的游戏场所多一点。
        发现男孩子的兴趣点是汽车、球、攀爬、搭建、比赛等,而女孩子的兴
趣点是洋娃娃、跳、唱、爱比较等。


        发现常见用具的游戏价值,比如生活用具:桌椅、鞋子、收纳筐、箱子;
学习用具:纸、铅笔、故事书;玩具用品:娃娃、汽车、机器人球等都可做为游戏材料提供给孩子。
        综合各项调查制定相关方案策略,将不可能完成因素排除,并通知到每位家长,是否有异议或者好的建设意见,可多次讨论,以简单到难,以点到面的方式慢慢推进,如本周游戏以抛接为游戏目标来进行游戏,两天为一个进度,接着跑跳、攀爬等徐徐渐进。
        2.基于家庭居所条件的变革游戏(基于模仿层面的微调):
        基于我班家庭实际情况。自建房有客厅、卧室、厕所,院子除了危险系数高
的厨房,其他都可利用比如攀爬性的游戏可连接客厅卧室等房间来组合使用,扩大活动范围,增加游戏挑战性,叠高或者像多米若一样范围大,让幼儿施展的地方就更大一些,大大锻炼孩子耐心及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客厅因其大面积,适用活动性强的游戏:如跑,跳或者过小型障碍区,提高游戏的强度达到锻炼水平。卧室可利用软卧大床进行亲子互动性的身体游戏,提高亲自间的亲密接触。厕所可以利用现成的水资源来进行科探性的游戏。自建房有个最好的优势,就是有个独立院子,如果是独户独院的,就是一个小型的活动操场,那发挥的余地就更无法想象了,技巧性的、竞技性的、科探性的等游戏都适用。
        游戏材料的提供也至关重要,可利用家中最平常不过的用品来进行游戏。比如收纳筐、箱,不用的布、毛巾、可作为抛接游戏的材料,桌椅可作为天然的攀爬障碍物,家里最不缺的是鞋子可用来设置跑道或者导向,图书可用来叠高游戏等。院子里的一些常见物,哪怕是一个花瓶,一把拖把或者堆放的的杂物,厕所的水资源、脸盆,脚桶可进行抛接或者运送等趣味科探性游戏,卧室的软软大床可进行伸展等亲子接触性游戏,甚至衣物都可成为游戏的主选材料
        3.立足孩子需求生成游戏(自主游戏的提升):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端的可以为以后埋下好的伏笔,孩子的是否坚持,玩得是否尽兴,其实脱不开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家长要做好相当高的觉悟,游戏初期家长就是一个孩子的朋友,一起解读游戏项目、规则,或者孩子一时的头脑风暴想出的新花样,一起实施布置游戏场地,一起游戏互动,家长一边与孩子游戏,收获他们喜悦,一边记录精彩瞬间。男孩子对竞技类型的游戏感兴趣一些,如比赛跑、跳、爬、钻等技巧性比赛性质强的游戏。而我们的女孩子呢,对于互动花样性质强的游戏比较喜欢。
        家长可以在游戏中适时放任孩子并观察,发现孩子天生就是游戏策划手和执行手。他们可能在一个无意中发现游戏的新玩法尤其对于材料的运用,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真的是我们大人所不能及的。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倾听,观察与物质方支持,让他们将一些奇思妙想进行创造实践。如果可以家长可将整个游戏过程拍摄下来汇总成册,一个个鲜活又富有童趣的创造自主游戏产生了,游戏结束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观看拍摄内容,也算是一个放松的环节,相当有乐趣,还能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的改正,为游戏起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当然相关资料也可及时分享与老师哦,有助于日后游戏设计等。
4.整理分析幼儿各项能力: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实施后,教师可将反馈记录进行整理并分析,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和统计,能判断在本次游戏中孩子获得的相关经验从而形成阶段性有效的总结材料,为下一游戏计划的制定形成更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教育指导做准备。通过总结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对于哪些材料、主题感兴趣,玩的最尽心的游戏是哪个,还可以了解孩子与家长之间合作性游戏分工社会性发展等情况。
老师讲家长拍摄的游戏实事整合在一起,并加以分析,总结经验与不足。有
的家长在游戏中过多的参与,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思考的机会,叠高游戏中,当孩子失败,或者些许失误导致物品掉落,家长们会特别及时帮孩子的进行二次拼搭,忘记这时才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在布置游戏场地时,需用到一些生活用具时,家长基本包办,这时可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小件搬运等。分析后及时反馈家长予以反思。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