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培养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多元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蒙光建
[导读] 七星关区龙场营镇黄金小学 551707
        蒙光建
        七星关区龙场营镇黄金小学    551707
        摘要:伴随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而言,也需要结合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不断进行创新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育人成效。本文围绕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论述,阐释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读题能力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施的现状,最后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读题能力;多元化;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原理等从深层次探究问题,寻求更加有效的解题路径和方法。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偏重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数学技能等方面开展教学探索,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没有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等视角来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进而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存在畏难情绪等,难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小学数学需要进行题目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解题效率。为此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非常重要,加强培养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对策研究,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整体学习成效具有积极的作用。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读题能力的意义分析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提炼主要的内容和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知识系统构建能力,提高解题效率。同时通过培养学生读题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从题目中学会延伸,在题材阅读中寻求更多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串联记忆,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水平。另外培养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可以促进师生互动。学生通过题目等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点,找出自身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查漏补缺,注重和教师的沟通等,便于更好地积累学习经验,提升综合教学成效。
        2.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目标提出了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视角来进行教学体系的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成效。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依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加强深入研究和创新探索,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方面缺乏创新,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认识到培育学生读题能力的重要意义,导致学生在读题等过程中容易出现马虎、审题不全面或题意理解不清晰等问题,不利于提升学习成效。
        2.2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当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其开展课程知识的讲解和题目训练为主,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难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深度不够,教学模式比较固化,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也不利于培育他们良好的数学思想。


        3.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读题能力培育的具体对策
        3.1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育,掌握数学学科专业术语及内涵
        想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就需要首先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技能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知识理解能力,进而学以致用。为此教师应当加强教科书资源的挖掘,在教学中开展基础知识讲解过程中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开教学,尤其是针对数学学科专业术语等,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比如例题讲解、看图识题等方式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题目来正确地解读知识点,提炼关键内容,提高解题效率。教科书的资源非常丰富,教师要提高重视程度并针对性进行教科书资源的挖掘,注重教科书习题等练习,进而提升他们的读题效率和领悟能力。
        3.2注重观察细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读题要认真、仔细,掌握正确的要领,这样才能更好地寻求解题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对教学测试或者相关的习题训练,比较容易出现的错误有题意没看清楚、读题内容不全面,甚至粗心没有读仔细等,为此教师要注重细节,对学生日常在习题训练等方面常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总结,分析导致出现解题错误的原因,然后从培养他们良好的读题习惯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指导,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题目的意思和内容,更好地提高读题速度和质量。比如教师在开展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认识方向》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设定相关的生活化应用题,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探究不同方向的区别,在题目的设定过程中对经常出现的审题不清、认知不全的情况进行总结,以此通过错题集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方向辨别的要领,正确地提高解题成效。
        3.3加强教具的灵活运用
        教学中教具也是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推动抽象知识的有效转化。教师可以围绕抽象的数学题目等,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思维转换的方式,开展具象化学习。比如开展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认识方向》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方向的内涵,然后结合教科书或者引入的案例题目等,让学生学会提炼题目中的关键词或者语句,以此更好地将文字转换为数学语言,不断提高读题效率和精准度。教师还可以引入微课教学模式等,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或者分散的教学知识点等进行整合,从而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便于更快地接受和应用知识。
        此外,教师还应当加强第二课堂的优化设计,将教学的重点等延伸至课外,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情况。比如可以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加强自学,结合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读题方法和技巧,对布置的作业认真练习,总结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读题方法,更好地学以致用,提高学习自信。
        总之,培养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加强优化设计和科学探索,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读题兴趣,引导他们学会提炼关键词句,注重读题方式方法的探究,从而在不断训练中提高读题效率和解题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小丽.探讨培养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多元化策略[J].教育,2016,12(11):197
        [2]周显伦.浅议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28(9):47-49
        [3]严步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实效性研究[J].好家长,2017,3(26):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